張敬偉
4月16日晚間,美國商務部宣佈將禁止美國公司向中興通訊銷售零部件、商品、軟件和技術7年,直到2025年3月13日。
美國封殺中興,似乎是兩年前舊事的延續。2016年3月,以中興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美國商務部對中興通訊實施出口限制,禁止美國元器件供應商向中興通訊出口元器件、軟件、設備等技術產品。但是隨後雙方達成協議,中興通訊的代價是向美國政府交納近12億美元的罰款。
中興與美國企業同受傷
但協議被美國突然中斷,對中興實施全面封殺。美方的「變臉」,自然讓人想到這是美國通過貿易戰和科技戰疊加對華施壓。客觀而言,美國抓住了中興通訊的死穴。據第一財經報道,中興通訊設備企業涉及的元器件眾多,一台基站有1顆芯片被禁運,整台基站就無法交付,而目前基站上的電路板除了幾顆數字基帶芯片是自產的,通信鏈路上核心元器件乃至外圍測量電源電壓的芯片都找不到國產供應商的身影。在中興通訊庫存只有幾個月的情勢下,美國封殺中興通訊7年,等於將中興通訊逼入死路。美國封殺中興通訊的「效果」也即刻顯現,17日中興通訊已在A股和H股停牌。
中興通訊因美國封殺而受了「重傷」,美國企業也連帶「受傷」。畢竟,中興通訊在美國市場和許多獨角獸級別的科技企業有深度合作,構成了利益攸關的榮損關係。據悉,近年來中興通訊在美國投資芯片和設備高達140億美元,購買高通和博通芯片價值也超過50億美元。此外,中興通訊和高通和英特爾都有戰略合作關係,尤其在5G研發上,中興是高通重要的合作夥伴。
封殺中興通訊,等於斷了美國高科技企業的活路。畢竟,中興通訊不僅有資本,也有自己的科技專長。更重要的是,中興提供資金和購買美國企業的芯片的市場行為,也凸顯中美兩國在高科技產業領域的有機分工。依靠中興這樣的中國企業,美國高科技企業才能賣出更多的芯片,使自己處於獲利較高的高附加值產業鏈上。更要者,這也體現中美兩國在產業和貿易上的互利共贏關係。封殺中興通訊,也害了美國企業。如果美國對中興的封殺令實施,和中興相關的美國高科技企業都會遭遇市場波動,形成全球科技股的惡性傳導。
美國對華貿易戰和科技戰似乎難以停下腳步。因為特朗普陷入了對華深度焦慮中,危機讓美國實力下降,中國實力則全方位提升。尤其是中國的IT行業發展迅速,移動支付推動下的電商消費已經超越美國。而且中國也形成了資本和產能項目的全球深耕,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世界各國也越來越認可中國主張構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5G技術在標準上也走在世界前列,這為AI時代的機器人產業以及無人駕駛等提供了更好的技術保障。
特朗普對貿易逆差存誤解
追求「美國優先」的特朗普對華發起貿易戰,理由是美國對華貿易逆差太多。但這恰恰折射了特朗普對中美貿易利益攸關內涵理解不深。中美貿易不平衡恰恰是中美貿易相互依存的重要體現。美國對華貿易戰和科技戰,無論是對製造業還是中興通訊,無異於「傷人害己」。
美國主導的對華貿易戰,也使中美兩國陷入緊張態勢。在此之前,中美兩國已經見招拆招,中國表現出了「奉陪到底」的決心。對於美國封殺中興通訊,中國商務部也表示採取措施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這也意味着,未來中美兩國或由貿易戰擴大到科技戰甚至更廣範圍的交鋒。
中興通訊被美國封殺,中美兩國都值得反思。對中國而言,美國的封殺倒逼中國補上高科技發展的短板,尤其在芯片等技術上擁有自己的核心知識產權。讓中國資本變為高科技的原創動力,這樣才能不受制於人。就像華為,雖然美國也屢屢刁難其在美合作項目,但是華為在5G標準以及芯片方面,擁有自己的技術,因此不會受制於美國。
對美國而言,封殺中興等中國企業,只會讓中國高科技產業擺脫美國桎梏,提升中國科創競爭力。離開中國「低端產業」,美國高科技產業反而會失去產業發展的空間。
中美貿易戰是兩敗俱傷,中美科技戰美國更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