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 輝
話說吳阿嬌破產之後,有關她的一切就模糊了;紅毛嬌之家的遺蹟,她與美國船長的分手費,遂成為謎團;古老而不明來歷的「背靠背」磚牆,在保育專家深入研究之下,百多年的歷史就隱約浮現了;吉士笠街又名紅毛嬌街,此一帶因妓院林立而得名,吳阿嬌擁有業權,亦即1879年至1880年間所建「背靠背」而無後庭的密集唐樓,在本港碩果僅存。
1878年聖誕夜中環大火,將中環部分社區的樓房移平;根據當時報章報道,火警於12月25日晚發生,火勢一發不可收拾,遂燒毀三百多間樓房,當中包括閣麟街及吉士笠街的所有房屋;及至1894年鼠疫爆發,港府1901年修改建築條例,遂要求唐樓之屋後加設最少1.8米闊的後巷,房屋下部採用高質紅磚以取締青磚;在1879起全面重建,內地段第104號為德忌利士家族持有或託管,因此規劃十間背靠背而邊貼邊的唐樓--吉士笠街2號至10號及閣麟街2號至33號;此類唐樓設計當時非常普遍,俱用盡所有佔地空間及供多人居住,建得密密麻麻,缺乏窗戶,衛生環境惡劣,因而成為疫症溫床;1894年鼠疫大規模爆發,數年奪去無數港人性命;港府在1903年修訂《公共衛生及建築物條例》,要求唐樓背後加設後巷,「背靠背」唐樓才漸被淘汰。
然而,十間建於1879年至1880年建成的「背靠背」唐樓卻留下來,於1900及1916年分別由富商何東及何甘棠購入再分開出售;其後經歷日佔時期,二戰後內地難民湧港,單位遂間成板間房出租。
此組唐樓直至上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淪為危樓才陸續拆卸,卻留下一整列由青磚及花崗石構成的背靠背牆、三間吉士笠街屋尾廚房間牆,以及閣麟街唐樓的地牢部分,堪可見證港島從十九世紀過渡至上世紀的變遷。
「背靠背」唐樓遺蹟留存至今,民房的業權由洋人大班過渡至華人富商所持有,當中變遷就約略反映出殖民地早期由洋人壟斷土地,逐漸過渡至華人精英在經濟上抬頭,遂成為社會發展的縮影;如今可從天橋俯視,斜坡中段看似平坦的石地種滿植物,可見「背靠背」唐樓記載殖民地早期「受保護婦女」的故事,婦女所生的混血兒不少後來成為香港舉足輕重的人物,何東在遷往半山之前,也曾在此區生活。
「背靠背」唐樓遺蹟經歷百多年歲月洗禮,雖然早已殘破不堪了,然而,歷史感卻非常強烈,就像一個刻在路旁的印記,從中呼喚早已遺忘的城市記憶;保育遺蹟的意義就正好在於讓港人對往昔歲月有所認知,從而對當下有所反省--面臨市區重建的百年市集,從中找到本港現存最古老的「背靠背」唐樓遺蹟,附近就有早已消失的永和號、三間戰前唐樓,以及嘉咸街、卑利街的百年路邊石水渠,一系列的建設展示此區過去百多年來的發展歷程,倘若妥善保育及做好詮釋工作,敢信對後世理解中區的歷史發展實有莫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