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港大發現材料 通電縮遇光郁

2018-06-01
■顏慶雲(左)和關鍵鏵(右)展示以光驅動的「氫氧化鎳」。 香港文匯報記者柴婧  攝■顏慶雲(左)和關鍵鏵(右)展示以光驅動的「氫氧化鎳」。 香港文匯報記者柴婧 攝

可提起「3000個自己」 成本低廉 成果登科學期刊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柴婧)現時要驅動機器,多要連接電線及摩打,頗為不便,香港大學工程系研究人員首次發現本屬電池材料的「氫氧化鎳」遇到光線照射及電的調節可以即時變形,在無線的情況下伸直或摺曲,提起自身重量約3,000倍的重量,而且新物料成本低廉,約每平方厘米4元,可於3小時內製成,未來有望應用於搜救機械人及醫療檢驗。這突破性研究日前刊登於著名科學期刊《Science Robotics》。

研究新的驅動材料被認為是「研發機械人的十大挑戰」當中的核心問題,近年科學家競相研發與溫度、濕度變化相關的無線遙距驅動材料。

港大工程學院機械工程系系主任顏慶雲領導的團隊,獲研資局逾40萬元資金支持,花了6年時間,終發現原本用於電池材料的「氫氧化鎳」有一種很犀利的特性。

收縮還原5,000次不受損

顏慶雲解釋指,光一照射就可將「氫氧化鎳」中的水分子迅速提出,使材料重量降低,這時其體積的變化會產生力,經過實驗,研究人員發現「氫氧化鎳」可驅動相當於其自身1,500倍至3,000倍的重量。

在沒有光的時候,「氫氧化鎳」會立即還原,這一收縮還原過程重複5,000次亦不會使材料受損。即使多雲天氣,光源對「氫氧化鎳」依然會產生作用。

另一方面,在電的作用下,「氫氧化鎳」會氧化,可造成體積收縮;停止發電,材料的體積即可還原,將這材料透過陽極電沉積法,塗在不會脹縮的被動層上,即可透過電而使整個材料伸直或摺曲,形成動力。作為智能驅動材料,「氫氧化鎳」所需的電力僅小於一伏特,而現有電動驅動材料,通常需要千伏電壓才可操作,這方面的成本有望大幅降低。

每平方厘米材料 造價僅4元

顏慶雲指出,過去以光驅動的材料不多,主要問題是穩定性不強,生產成本高昂,而「氫氧化鎳」材料成本每平方厘米造價僅為4元,材料適用於微型機械人,例如透過良好的結構設計,在一個光源和一個擋光板配合下間歇發光,讓「機械」前部分的材料不斷彎曲及伸直,「走」向光源,此類結構或可用於救災等用途。

雖然「氫氧化鎳」材料厚度不可輕易改變,但可通過擴大材料面積,以用於大型機械人上,令用途更廣泛。

「氫氧化鎳」其實並非新物料,卻是首次發現能作驅動用途。而此次新發現源自團隊成員、機械工程系博士後研究員關鍵鏵的「偶然發現」。

關鍵鏵指,在進行電對「氫氧化鎳」作用的實驗時,竟發現光照會令材料變形,遂繼續沿此方向探究。顏慶雲笑言:「研究就像沙灘撿貝殼,無法預測亦是魅力所在。」

顏慶雲表示,現時研究仍處基礎階段,預料需要5年至10年才可製成產品,但都要視乎新發現在業界及科技界的認受性。

下一步,團隊會繼續努力增加「氫氧化鎳」材料活動的幅度和自由度,或可造出機械人的面部表情。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