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論壇 > 正文

中國敢於反擊貿易戰 特朗普應知所進退

2018-07-14

曾淵滄 博士

中國政府如果不反擊,挑起貿易戰的美國總統特朗普就會得寸進尺。只有反擊,讓特朗普明白,打貿易戰不是沒有代價,而且美國要付出沉重代價,特朗普才會認真考慮,貿易戰是否值得打下去。

7月6日,中美貿易戰正式開打,美國先向價值5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然後又揚言將加碼2,000億美元。這場貿易戰,中美雙方拖拖拉拉談判了一段時間,無法達至協議,美國最終發動貿易戰,中國被迫應戰。目前雙方均在觀察貿易戰的影響,評估各自得失,然後才決定下一步該如何行動。

中美貿易按經濟原則進行

這場貿易戰是由美國挑起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認為,美中貿易存在巨大逆差,情況必須改變。於是,美國決定向中國產品加徵入口關稅,降低中國產品在美國的競爭力,從而令中國產品的銷量下降。特朗普相信,此舉有助於降低美中的貿易逆差。

按美國的統計,2017年,中國出口美國的產品總額大約是5,000億美元,美國出口中國的產品總額大約是1,300億美元,美中貿易存在3,700億美元的逆差,為什麼會有如此巨大的差距?

主要原因是中國的生產成本比較低,特別是絕大部分生活日常用品,中國的生產成本比美國低很多,生產商很自然選擇在中國生產。但是,不少農產品,中國的生產成本比美國高。於是中國向美國購買農產品,美國向中國購買生活日常用品。美國生產的某些要求較高的科技產品,中國暫時沒有能力生產,必須向美國購買。長期以來,中美兩國就是根據這個原則進行貿易。

關稅是改變生產成本的手段之一。目前,特朗普選擇以加徵關稅打貿易戰。貨幣匯率是另一種改變生產成本的手段。1985年,美國前總統里根就要求日本簽署協議,逼日圓大幅升值,推高了日本產品的成本,這也是貿易戰的手段之一。

特朗普揚言,貿易戰容易打,而且美國一定是最終的勝利者。理由是美中貿易逆差巨大,美國可以向總額5,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稅,而中國不能,因為中國沒有這麼多籌碼,美國出口中國的產品每年只有1,300億美元。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美國或許會在貿易戰取得勝利。7月6日貿易戰正式開打之前,特朗普還要挾,如果中國反擊,美國會再加更多中國產品的關稅,將由7月6日的340億美元加多2,000億美元。於是,有人認為,中國政府不應反擊,硬吞下340億美元產品的加徵關稅。

中國不會任由美國擺佈

但是,中國政府如果不反擊,特朗普會得寸進尺。只有反擊,讓特朗普明白,打貿易戰不是沒有代價,而且美國要付出沉重代價,特朗普才會認真考慮,貿易戰是否值得打下去。現在,特朗普恐嚇,要將貿易戰加碼,將向2,00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稅。中國就束手無策,只能投降了嗎?當然不是,中國不會坐等挨打。中國政府也表明,若貿易戰擴大,中國會推出「量與質」的戰術反擊,何謂「量與質」的反擊,就讓特朗普去猜吧。

中國政府敢於反擊特朗普的貿易戰,就是要讓特朗普明白,中國不是1985年的日本,可以任由美國擺佈。1985年,日圓大幅升值的後果,導致日本出現連續30年的經濟大衰退,一直到6年前,安倍晉三再次當上日本首相,決定將日圓大幅貶值,並射出所謂「三支箭」,日本經濟才有所喘息。

因此,7月6日,美國宣佈向340億美元的中國產品徵稅,1分鐘後,中國也宣佈向等值的美國產品徵稅。7月8日,美國突然宣佈貿易戰的折衷方法,美國入口商可以向美國政府申請,暫緩徵收受影響的中國產品關稅。至少,表面上特朗普先讓了一步。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