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映雪囊螢】元宵放燈 婦女解禁

2019-02-13
■元宵節是古代女性可以約會男性的難得機會。資料圖片■元宵節是古代女性可以約會男性的難得機會。資料圖片

下星期二是農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節。元宵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對今時今日的香港人來說或許會較陌生。元宵節也稱為上元節、小正月、元夕、小年或燈節。這天晚上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夜,象徵春回大地。華人傳統會吃元宵(湯圓)、賞花燈、猜燈謎,以為慶祝。

元宵節有兩千多年歷史,「元」指月亮正圓,按傳統曆法,一年之中有「三元」─正月十五為「上元」,七月十五稱「中元」,十月十五稱「下元」,故元宵節亦稱為「上元節」;「宵」即夜也,所以「元宵」二字,也有一年之中第一個月圓之夜的含意。

元宵節的起源,眾說紛紜。據說秦末就有:「正月十五燃燈祭祀道教太乙神」一語。正月十五是其時農民祈求豐收的日子,也是道教的天官誕。百姓在田野持火把驅趕蟲獸,祈禱獲得好收成。

另一說是漢武帝久病不癒,求助太乙神後得以痊癒,於是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22年)開始建太乙祠壇祭祀,每逢正月十五通宵達旦以盛大的燈火祭祀,由此形成元宵張燈結綵的習俗。

古代盛事 民眾放假

不論元宵節起於何時,可以確定的是,隋唐以後,元宵放燈的習俗已流傳甚廣,張燈時間也增至三夜。到北宋時,放燈增至五夜,南宋更增至六夜,明朝官府則宣佈民眾可於上元節放假十天,可見元宵在古時確是一大盛事。

歷代、各地歡慶元宵,活動各有不同,大抵是吃元宵(湯圓)、掛花燈、猜燈謎、踩高蹺、舞獅舞龍等。古時禮教頗嚴,女子平白不得到街上招搖,但在元宵節婦女都獲得解禁的機會。明朝錢塘瞿佑《雙頭牡丹燈記》:「每歲元夕,於明州張燈五夜。傾城士女,皆得縱觀。」元宵節男女都借觀燈,結識意中人。宋朝歐陽修有詩云:「去年元宵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

而辛棄疾《青玉案.元夕》一詞︰「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撓抴M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雖是別有深意,卻也道盡元宵花燈無數,煙花如星雨的美景,和宋時元宵節男女約會、結識的社會情態。近代作家施蟄存,也有著名短篇小說《上元燈》,寫出一個以元宵作背景的愛情故事。因此,元宵節常稱為「中國情人節」。

今日的香港,元宵節似乎不如西方情人節般受人重視,但仍有新界原居民村落會在元宵節前後點燈。部分圍頭村落如粉嶺圍村、金錢村等都會舉行太平洪朝祈福儀式,大放鞭炮慶祝。一些區議會、屋苑或特定團體都會在元宵節前後舉行元宵綵燈晚會,時時可見一家大小或是情侶,手牽手到花燈會賞花燈、猜燈謎,在新春過後,春回大地之時,享受浪漫、溫馨的氣氛。

■迪尼路 現職中學教師 gglit@hotmail.com

逢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