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星光透視 > 正文

【視評】開電視,完全冇新年氣氛鵅H

2019-02-15

由細到大,電視,都是為社會營造濃厚新年氣氛的主要來源-回想當年,一套又一套「柴娃娃」溫情滿瀉、歡樂至上的賀歲劇,陪你送舊迎新。另外畫面「紅噹噹」、盡是好意頭說話的賀年廣告,亦在初一至初三作洗腦式播放(通常初四以後會陸續減少)。然而今年開電視,卻發覺新年氣氛銳減,究竟是什麼道理?

熱鬧,是農曆新年的主旋律。所謂的新年氣氛,都是嘈雜和吵耳:在室外,會放煙花、燒炮仗;在室內,親戚朋友會圍在一起打麻將、玩「魚蝦蟹」等,全都是「高分貝」項目。因為華人社會相信,吵吵鬧鬧是有「人氣」、家宅興盛的表現。我們對農曆新年理解,亦影響了對電視節目的要求。就是畫面要夠紅,聲音要夠嘈,最好是充斥「薛家燕式」的哈哈大笑聲,才最夠格。

回顧大台的賀歲劇,如90年代的《河東獅吼》與《醉打金枝》;千禧年代的《錦繡良緣》,以至近年的《新抱喜相逢》和《倩女喜相逢》,都是符合上述賀歲劇資格:不求故事細膩嚴密,但求輕鬆惹笑,有個Happy Ending的故事,熱熱鬧鬧兼有個好「意頭」。當大家都認同歡樂至上,是賀歲劇的「潛規則」時,大台卻在這新年一反傳統:看看今年陪伴我們度歲的是什麼劇集?不是《皓蘭傳》和《如懿傳》(圖)這類宮闈勾心鬥角的故事,就是調子暗黑的《荷里活有個大老千》。雖然筆者也有追看《如懿傳》,亦佩服創作人能將宮闈鬥爭如此機關算盡、引人入勝。但新年流流,卻叫觀眾看一些「家無寧日」的劇集(皇帝後宮也算是家庭倫理劇吧)。就算劇集的質素再高,但叫觀眾看得心有戚戚然,既傷和氣,亦損意頭,安排上亦可謂「錯晒」。

除賀歲劇外,賀年廣告也是炒熱氣氛的來源之一。以往年初一二三,廣告時段幾乎毫不例外播放低成本賀年廣告,並帶來令人窒息的喜慶感,久而久之,反而成為一種農曆新年的獨特風景。今年卻竟不時出現一些尋常廣告,儘管節目間場,還是畫面紅噹噹、意頭滿滿的賀年廣告為主,但尋常廣告的出現,就連僅有的新年氣氛也沖淡了不少。

今年眾多賀年節目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反而是張振朗在年三十晚倒數活動中搶鏡的演出:他唱賀年歌時刻意不夾嘴形,眾藝人在規矩地裝作喜慶、亢奮地說出祝福語時,他卻在台上擺出嬉戲的姿態,彷彿要向年年千篇一律的賀年節目嘲弄一番...... ■文:視撈人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