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中都城記(上)

2019-04-13
■ 小崗村被稱作「中國改革第一村」,世人矚目。 網上圖片■ 小崗村被稱作「中國改革第一村」,世人矚目。 網上圖片

■ 斯 雄

最近幾年,跑安徽鳳陽特別多。每次去,都是一頭扎進小崗村。

小崗村1978年率先實行「大包乾」到戶的生產責任制,開啟中國改革的先河,被稱作「中國改革第一村」,世人矚目。這讓小崗村連同鳳陽縣火了起來,老百姓的日子過得也紅紅火火。

每每說到這些,都會提到那句著名的鳳陽花鼓詞:「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個好地方。自從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新舊、前後對比強烈,確實能讓人深刻感受到好日子的來之不易。

可能是我這個人喜歡瞎琢磨吧,總覺得這段從清代就流傳甚廣的花鼓詞後兩句,讓人有些費解。

鳳陽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家鄉。按說出了皇帝,龍興之地,受天高地厚之恩,老百姓的日子應該很好過才是,怎麼反倒「十年倒有九年荒」呢?道理上似乎有些說不通。

請教鳳陽當地人,卻言人人殊,莫衷一是,讓我一直難以釋懷。

鳳陽縣位於安徽省北部,淮河中游南岸,地形南高北低,南部以侵蝕剝蝕山、丘陵為主,山丘麓部為起伏崗地、中部為微波起伏的河流階地和崗地,北部為坦蕩的沖積平原。鳳陽縣的自然地理條件並不優越,確是實情,但這跟「朱皇帝」扯不上關係。

有一天,在小崗村忙完手頭的活兒,陪同的縣委領導建議我去看一下大明中都城遺址。我對此完全沒有概念,未置可否。

「這裡雖是一座 『廢都』,卻是北京城的藍本。你從北京來,看了肯定會有感覺的。」主人一片盛情。

車行至縣城西北隅,眼前一截殘存的城牆和破敗的城門,突兀地展現在眼前。

「明朝初年,曾經定都鳳陽,建大明中都城。這裡是明中都皇城午門。」鳳陽縣博物館副館長袁媛說,「皇城當時是明中都城的內城,也就是宮城、紫禁城,相當於北京故宮。」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今江蘇南京)稱帝,遷入吳王新宮。但在哪裡建都,游移不定,先後考慮過應天、汴梁(今河南開封)、元大都(今北京)、關中等處。至洪武二年八月,全國統一,大局已定,朱元璋再次會議群臣,提出臨濠(今鳳陽)前江後淮,以險可恃,以水可漕,欲以為中都。群臣皆稱善。於是九月正式下詔,在家鄉臨濠建都,「始命有司建置城池宮闕,如京師之制焉」。

朱元璋對營建新都城提出了很高的標準,不僅要求雄偉宏壯,還要求盡量華麗,能夠真正展現開國帝都堂皇氣派。他在《龍興寺碑》中說,「洪武初,欲以(鳳凰)山前為京師,定鼎是方,令天下名材至斯。」從各地徵調匠工、軍士、民夫、罪犯近百萬人,全國的「百工技藝」都集中到這裡來。強制移民,最大的一次在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徙江南民十四萬實中都」。建築牆體用的城磚,從僅發現的磚銘已知,主要由長江中下游22個府71個州縣的工匠和中都等衛所軍士燒造。砌築時,以石灰、桐油加糯米汁做漿料,關鍵部位甚至用生鐵熔鑄,以達到永固。

中都城午門的正門,由南往北遠看,有三券門洞,近看左右兩邊還有兩券掖門,所謂「明三暗五」,與北京故宮午門完全一致。午門三券門洞兩側及城樓四周基部,均為白玉石須彌座,其束腰部分連續不斷地鑲嵌蚨踳o的浮雕。須彌座通高1.61米,浮雕高32厘米,長度不等,浮雕深度3至5厘米。

袁媛指茈掍犮蛚滅戛y上的龍、鳳、雲朵等浮雕說,南京明故宮午門的青石須彌座上只飾有少量花飾,高30厘米,深度只有1厘米左右,其餘均為光面石頭。北京故宮午門石牆基上的石雕圖案、尺寸和南京午門差不多,完全沒有中都城那樣的精雕細琢,尺寸也小了。

中都城所有殿壇木構建築塗繪彩畫,「窮多侈麗」。石構建築雕飾奇巧,宮闕御道踏級文用九龍、四鳳、雲朵,丹陛前御道文用龍、鳳、海馬、雲朵,宮殿石礎「規方一丈厚二尺,中凹受柱車輪圓。雙龍五鳳雜雲氣,匠巧一一窮雕鐫」。考古發掘中發現的中都城宮殿蟠龍石礎,270厘米見方,面積7.3平方米,相比北京故宮太和殿的金鑾柱石礎,160厘米見方,面積2.5平方米,只有中都城蟠龍石礎的三分之一。

長期參與中都城考古發掘的袁媛,比照北京故宮的格局,講解得繪聲繪色:皇城是中都城的核心,和北京故宮一樣,南為午門,東邊為東華門,西邊為西華門,北為玄武門,北京故宮現在叫神武門。城內居中建三大殿,左右兩側為東、西二宮......中都城皇城南北長965米,東西寬875米,周長3,680米,面積84萬平方米,比北京故宮大12萬平方米。

中都城集歷代都城形制於一爐,既有繼承,更有創新和發展,創下有明一代的都城建築設計制度:沿用皇城居中、三套方城的傳統佈局,同時利用自然地形加以創新,選擇在臨濠府西南20里的鳳凰山之陽「席山建殿」「枕山築城」;禁垣蜿蜒而上,宮闕高亢向陽,益加顯得氣勢雄偉;外城以萬歲山為中線點,左右連接「日精」「月華」二峰,勢若鳳凰飛翔。

引起我注意的是,中都城的規劃設計,取法於《周禮.考工記》。

「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市朝一夫......」《考工記》是先秦時期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範和製造工藝的文獻,《考工記.匠人》所載的營國制度,竟然一直是中國都城營建的規範,有「歷代遵從,千古一致」之說。從明朝上溯至周朝,可是已經過去1,000多年了。那個時期確定的禮制,居然已經如此完備和科學,讓後人如此拜服:中國古代文明到底曾經創造和達到怎樣的燦爛和輝煌?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