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 輝
話說海國天后古廟供奉林默三姐妹,信仰在秀茂坪另有演繹,廟宇在山中,民俗文化留下特殊地位;上世紀四十年代末,現任住持黃錦漢的兄長黃錦洽在秀茂坪山區養豬種菜,家中有由家鄉請來的天后娘娘,此即海國天后古廟之始;上世紀六十年代中,黃錦漢由潮陽沙嶺村偷渡至本港,投靠兄長,後入住秀茂坪,經營大牌檔;未幾其兄回內地終老,廟宇交由黃錦漢打理。
此廟初期在山谷中,後因地方太小,搬到秀茂坪道山邊近大聖村村口,漸不敷應用,加建廟前平台及擴充後面經棚;此廟名字的來歷,據黃錦漢解釋,因天后管海而終日看海,遂命名海國天后;以鐵皮與三合土蓋搭,懸空而建,登上秀茂坪道梯級,穿過玄關即為大堂,神龕供奉濟公、觀音大士及地母娘娘。
大堂左側主神龕天后宮,奉有三女神,天后娘娘、大媽(天后之大家姐)與二媽(天后之二家姐),為玻璃罩所隔,開有落地大窗,讓天后遠眺維港;穿過一條甬道直行,經客廳及廚房,登上十來級鐵梯,左邊有經棚,上行有近千平方呎的大房子;屋旁出口有後花園,為化寶之處。
天后在廟祝黃錦漢身上經常展現匪夷所思的能力,據他所言,成立之初他並無打理,只想出外做生意;但至上世紀六十年代末,天后突然常附身,要他留在天后廟;有一段時間,黑社會迫他借出天后廟賣白粉,他不肯而遭誣陷,上庭一刻天后突相告,法官最後判他無罪,當庭釋放;據聞此等神靈附身時都有些奇象,比如濟公喝兩樽燒酒,三官老爺鋤地,地母娘娘以腳掌外側走路。
為一年一度約會,余姓族人無論手上的工作有多繁重,都堅持相聚,向守護他們在危難中追尋新生之神靈致敬;聖仁公媽乃汕尾余氏家族及王姓村民由家鄉請來的民間俗神,1961年春,余鎮明、余昭追、余祖經、王錫如、余長任、余水城和余祖土敢等七人欲偷渡來港,出發前請來聖仁公媽的香火到帆船,以祈平息風浪,安全抵達香港,他們到港後,最初居於牛池灣肥婆坑木屋區,聖仁公媽的香火緊隨眾人,安置到一戶人家,未幾轉到秀茂坪大聖村建廟,初時只有香爐,約至1967年,訂造拱頂雲石碑。
在2008年8月18日海國天后古廟清拆,聖仁公媽廟亦遷徙,經與港府協商,暫安置在順天村伯公廟旁邊,聖仁公媽廟非常細小簡單,約四呎高,全紅色,門口長時間掛有一塊紅布以遮擋陽光;廟內正中有一座三合土台,上面安有一塊拱頂石碑,刻有「聖仁公媽諸位」六字。
由於聖仁公媽乃地神,不可見光,所以長時間以紅布遮擋石碑;初期余姓族人每年都問杯一次,以定農曆七月哪天做盂蘭勝會,但因眾人請假困難,遂由負責打理廟宇的余總明問杯,可否選定日子,以便眾人預早請假拜神,果然一問即為勝杯,自此他們就定下每年農曆七月十二為聖仁公媽紀念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