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中文星級學堂 > 正文

【溫故知新】從《中山狼》到《狼圖騰》 狼形象蛻變

2019-06-05
■狼在中國文學中的形象以負面居多。資料圖片■狼在中國文學中的形象以負面居多。資料圖片

早幾年有一本名為《狼圖騰》的書,引起國內外很大的回響,故事主要圍繞主角陳陣在「文革」時期於草原「上山下鄉」時和狼群發生的故事,反映了當時動盪年代內蒙古風光和人文情懷,當中關於狼群的描述更令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文章中作者首遇狼群時的景象,令讀者感受到狼群的氣勢磅銵G

當陳陣猛地轉頭向山谷望去時,他幾乎嚇得栽下馬背。距他不到40米的雪坡上,在晚霞的天光下,竟然出現了一大群金毛燦燦、殺氣騰騰的蒙古狼。全部正面或側頭瞪茈L,一片錐子般的目光颼颼飛來,幾乎把他射成了刺e。離他最近的正好是幾頭巨狼,大如花豹,足足比他在北京動物園裡見的狼粗一倍、高半倍、長半個身子。

此時,十幾條蹲坐在雪地上的大狼呼地一下全部站立起來,長尾統統平翹,像一把把即將出鞘的軍刀,一副弓在弦上、居高臨下、準備撲殺的架勢。狼群中一頭被大狼們簇擁茠漸朘T王,牠的脖子、前胸和腹部大片的灰白毛,發出白金般的光亮,耀眼奪目,射散出一股兇傲的虎狼之威。

狼群的機動性、威脅性躍然紙上。書中還有不少關於狼群的描述,就留給讀者們慢慢去發掘。除了這一本書之外,我們在古代的文學作品中,也不時能找到狼的蹤影。較為人所熟知的必定是《中山狼》。

這是一則寓言故事,主角東郭先生在和中山狼相遇,當時中山狼正受到趙簡子的追捕,巧遇東郭先生,於是向東郭先生救助,中山狼的形象是狡滑詭譎的,牠向東郭先生求救時說:「先生豈有志於濟物哉?昔毛寶放龜而得渡,隋侯救蛇而獲珠。龜蛇固弗靈於狼也。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處囊中以苟延殘喘乎?異日倘得脫穎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龜蛇之誠!」利用了東郭先生的愚昧迂腐,哄得東郭先生施於援手,於是東郭先生欣然地道:「墨之道,『兼愛』為本,吾終當有以活汝,脫有禍,固所不辭也。」

東郭先生其實並非不熟知狼的習性,當趙簡子追到時,以死威脅東郭先生,他說:「行道之人何罪哉?且鄙人雖愚,獨不知夫狼乎,性貪而狠;君能除之,固當效微勞,又肯諱之而不言哉?」出於一時的心軟,便救了中山狼。

當趙簡子離去後,中山狼因飢腸轆轆便想把東郭先生吃掉,牠說:「我餒甚,餒不得食,亦終必亡而已。先生既墨者,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軀啖我而全微命乎?」中山狼的貪婪之相表露無遺,那種得寸進尺、恩將仇報的性格令人髮指。幸好有一老者來到,為東郭先生解困。

後來人們便用「中山狼」來比喻那些忘恩負義、恩將仇報的人,在《紅樓夢》又有「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的詩句配合故事情節。

在蒲松齡筆下也寫了關於狼三則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其中一則:

有屠人貨肉歸,日已暮,欻一狼來,瞰擔上肉,似甚垂涎,隨尾行數里。屠懼,示之以刃,少卻;及走,又從之。屠無計,思狼所欲者肉,不如姑懸諸樹而早取之。遂u肉,翹足掛樹間,示以空擔。狼乃止。屠歸。昧爽,往取肉,遙望樹上懸巨物,似人縊死狀。大駭,逡巡近視之,則死狼也。仰首細審,見狼口中含肉,u刺狼顎,如魚吞餌。時狼皮價昂,直十餘金,屠小裕焉。緣木求魚,狼則罹之,是可笑也。

故事的屠夫使計令狼上當,以耳為誘成功捕殺狼隻,同時也警醒了讀者不要因眼前小利而得不償失。

從古至今,狼在文學作品中不斷蛻變,但狼那貪婪殘暴的個性似乎已成了定論,大家不妨多讀多思,欣賞作家筆下的功思妙想。■心台 中文科老師

隔星期三見報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