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神州傳承 > 正文

科班獨苗 勤學苦練

2019-07-05
■「安溪藤鐵工藝之父」陳清河 受訪者供圖■「安溪藤鐵工藝之父」陳清河 受訪者供圖

1956年,16歲的陳清河初中畢業,成績優異的他考上高中,但由於家境清貧,為能盡早完成學業減輕家庭經濟負擔,他選擇就讀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的前身──廈門鷺潮美術學校。在交通落後的上世紀50年代,陳清河花兩天時間徒步抵達廈門。

1958年,學校改制為廈門工藝美術學校,陳清河和兩位同學被安排到竹編專業學習,冷門專業使得那兩位同學轉學其他門科,於是,陳清河成竹編專業「獨苗」。

陳清河坦言,當時也曾萌生轉專業想法。但是,為留住竹編專業唯一學生,校長為陳清河特設一個月2元甲等助學金。要知道當時的2元等於陳清河半個月生活費,於是他就留了下來。

經過半年多學習,陳清河下定決心,勤學苦練劈竹篾及編織基本功,竹編工藝製作各道工序都能熟練掌握。畢業後,陳清河留校任教。

「科班」出身的陳清河笑言自己像一個刀客,最拿手用五把刀作竹編,「篾刀開邊,薄刀修邊,輕輕一削,刀刃吃進竹片,嘩啦嘩啦一陣響,三次過後,竹片基本上薄至1毫米;劍門刀拉絲,兩個刀片成夾角,刀刃的距離就是竹絲的大小;過圓刀修幅度,按照不同的需要,把竹絲卡進刀口,輕輕拉過,側面就出現橢圓的表面;三角刀輕輕一挑,出現毫厘縫隙,做裝飾的竹片就可以插進去。」經過多重工序,再堅硬的毛竹到最後要麼變成薄弱紙片,要麼細如髮絲。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