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文匯園 > 正文

歷史與空間:敬禮,堅守初心的張富清們

2019-07-13
■「時代楷模」張富清。 網上圖片■「時代楷模」張富清。 網上圖片

■ 肖 薊

張富清,是湖北省來鳳縣一名年近百歲的離休幹部。革命戰爭年代,他先後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軍記「特等功」,並兩次獲得「戰鬥英雄」榮譽稱號。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英雄人物,退役後主動選擇到偏遠的貧困山區工作,本身就難能可貴了,更為可敬可佩的是,60多年來,他深藏功名,非但外人對他的功績全然不知,就連老伴、兒孫也全都「蒙在鼓裡」。2018年底,國家開展退役軍人資訊採集工作,前去登記的張富清,拿出立功證書與獎章時,一位不事張揚的「人民功臣」、「戰鬥英雄」這才「意外出名」。

張富清不經意間露出「廬山真面目」後,備受關注,好評如潮。習近平總書記對他讚譽有加:「一輩子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用自己的樸實純粹、淡泊名利書寫了精彩人生,是廣大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近日,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聯合印發《關於開展向張富清同志學習的通知》,號召全社會向張富清學習。通知指出,張富清同志是始終踐行共產主義崇高理想的優秀黨員,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的光輝典範,是廣大黨員、幹部、部隊官兵和退役軍人學習的榜樣--學習他堅守初心、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學習他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品質;學習他恪盡職守、擔當使命的務實作風;學習他一輩子清廉自守、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新華社北京7月2日電)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年,魏巍從朝鮮戰場歸來後,創作了報告文學--《誰是最可愛的人》,1951年4月11日在《人民日報》刊登後,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激勵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身為一名退役老兵,我想說,張富清是最可敬的人。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不但充分肯定了張富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優秀品格,而且飽含蚢嚗s大退役軍人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望。6月初,退役軍人事務部在《深入開展向張富清同志學習活動》的通知中說:是激勵廣大退役軍人不忘初心、永葆本色,續寫精彩人生的「動員令」;是指引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牢記使命、擔當作為,不斷開創退役軍人工作新局面的「引路燈」;是動員全國廣大幹部群眾團結一心、眾志成城,萬眾一心奮進新時代的「衝鋒號」。

張富清之所以是最可敬的人,除了深藏戰功,也是真正做到「革命戰士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都說,轉業是軍人命運的「大轉折」。可是,張富清轉業到地方後,人生道路的每一次轉折,個人身份的每一次轉變,他所考慮的從來不是「我需要什麼」,而是「黨需要什麼」和「人民需要什麼」。轉業到地方,他的職務上升很慢,直到離休還是「副科級」。在別人眼裡,有點不理解,而在他看來,職務是組織上考慮的問題,個人只有服從的義務,沒有挑揀的權利。因此,組織把他放在哪裡,他就在哪裡安身,和群眾一起奮鬥。也難怪,一個把出生入死視同風吹雨打的人,怎麼會把功名利祿放在心上?

李白在《俠客行》一詩中寫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在我看來,張富清不正是一個這樣的「俠客」麼。戰爭年代,槍林彈雨衝鋒在前,他立下赫赫戰功;和平時期,扎根山區為民造福,他將榮譽深深封存。根據中共中央決策部署,從今年6月開始,在全黨自上而下分兩批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什麼叫做不忘初心?怎樣才能牢記使命?張富清用行動給出了最好的答案。近日,從報上讀到一篇讚譽張富清的文章,其中有這樣一段文字:「在祖國大地的各個角落,多少像張富清一樣的英雄老兵,封存了血與火的記憶,封藏了功與名的光環,轉身成為一名默默無聞的建設者。在他們的心中,祖國安寧就是最高的榮譽,人民幸福就是最大的功名。」誠如斯言。在祖國廣袤的土地上,在歷史塵封的記憶中,的確有不少像張富清這樣堅守初心、永葆本色的功臣。

今年二月,《中國紀檢監察報》刊發一篇題為《壓在箱底的榮譽》的文章。文章大意是:1947年參軍入伍的張涌良,在部隊期間,先後立過一等功二次,三等功四次,並在工作上、學習上,都受過上級的表揚與獎勵......1952年復員時,身為排級幹部、殘疾軍人的張涌良,來到其妻子的家鄉當農民。他回鄉後,將領回的補助糧20擔及人民幣30萬元,大都用於農副業生產,剩餘的410斤大米借給7戶貧困戶,不取利息。在發動群眾修理公路中,上級發下的工資,他都發給了民工,自己盡義務不取一文......幾十年間,他始終把榮譽壓在箱底。20世紀五六十年代,因家境貧寒,他的幾個孩子常常餓茖{子上學。一些好心的鄰居,不止一次勸他:「你是有功之臣,去找找政府吧。」可張涌良卻初衷不改,自強不息。生活再苦再難,也不拿功勞做資本,向政府開口、向組織伸手,硬是挺直腰桿,像普通農民一樣,以苦為甜,年復一年;無怨無悔,奮鬥一生,直到26年前,生命畫上句號。

有道是,「平凡之中見偉大」。品味張富清的事跡,感受張涌良的淡泊,我彷彿看到他們身上折射出的人生精彩。而在數萬退役軍人中的,立足平凡崗位,書寫不凡故事者,不乏其人。1月4日,由中央宣傳部、退役軍人事務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舉辦的「最美退役軍人」先進事跡報告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共有8位最美退役軍人代表作先進事跡報告,其中思南縣晨曦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黨支部書記、東昇森林種養家庭農場場長王明禮首個上場,以《無腿也能站得更高更直》為題講述了自己的先進事跡。王明禮,1981年入伍,1984年5月,在者陰山戰鬥中,為救戰友,被敵人的炮彈炸斷雙腿,成為四級傷殘軍人,受到中央軍委通令嘉獎。1985年從部隊轉業後,多次放棄調往大城市的機會,在思南縣這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一幹就是34年。2007年開始,在王明禮的帶領下,曾經的十里荒山,變成了萬畝茶園,周圍六個貧困村,先後都摘掉「貧困帽」。如今,許多「靠山吃山」的村民,買起了過去想也不敢想的小轎車。王明禮堅信,只有搭建良好的創業就業平台,才能幫助更多人摘掉貧困「帽子」。於是,他以「黨支部+退伍軍人+企業+基地+農民」的模式,創建起思南縣退伍軍人創業就業示範基地......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我相信,很多有功之臣,都有一顆不改本色、不圖名利的初心,都有一份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情懷。雖然,他們當中的絕大多數人,不會像張富清那樣「意外出名」。我更相信,功績不會褪色、歷史不會忘記。他們的先進事跡,必將鼓舞千千萬萬退役軍人,在各自平凡的崗位上,堅守初心,不遺餘力,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盡己所能,續寫榮光!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