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嚴 巍
法國詩人蘭波說過:「生活在別處。」米蘭.昆德拉把這句富有詩意和想像的話作為小說書名。
每個人都有其生命歷程,他的童年、少年和青年時代將會是怎樣的?他的時空將被哪些人和事穿越?他的心靈與精神將面臨什麼樣的折磨?這些在當下都無從知曉,在生命的某個時候卻又會突然得到提示。小說敘述了詩人雅羅米爾怎樣讀書、戀愛和做夢,他的一生雖然短暫,卻充滿激情。我們何嘗不是一樣:用一生努力挖掘自己的精神價值,燃燒茷C春和才情,卻躲不開沉重的社會。
詩,是夢想的化身。當現實不再柔軟,當激情冷卻的時候,「睡茪F,一隻眼裡有月亮,一隻眼裡有太陽」;當瘋狂變得沉默,「石頭的腿,穿上了沙的長襪」。當夢想在失落與麻木中漸漸衰老,我們寄情於詩,詩意就成了臆想中的生活態度。正如雅羅米爾的母親瑪曼那樣,「她開始覺得自己是高雅的,她的軀體變得就像大自然的任何物體--一棵樹、一叢灌木、一片湖--一樣愜意,一樣正當」。
內心世界,多重要的一個詞。從此,雅羅米爾開始注意自己的所有思想、念頭,並讚賞它們。「最糟的事不是人世不自由,而是人們忘卻了他們的自由。」假如我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那我們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地活荂C是母親,讓雅羅米爾變得早熟,令他5歲時就說出「生命真像這些野草」;令他覺得周圍的一切平淡而灰暗,生命毫無希望的渺小;覺得死亡是絕對的,既不能被分離,也不能被沖淡。他覺得,同姑娘們在一起的真實經驗微不足道,而她們的銷聲匿跡才是壯麗的。在兒子天真無邪的視線裡,瑪曼與畫家的愛情珍貴而悲哀。
《生活在別處》以客觀意識流的敘述方式,將時間與空間、現實與夢幻交織,小說情節跌宕、思想猝然,使我們更能貼近詩人的內心,感受詩人怎樣產生和燃燒激情。詩人在自瀆、在逃跑,他拿出了自己的作品,「二十年過去了,請讓我進去」。
人到中年,似乎都在遺憾不能過其他生活,他給自己搭起一個瞭望台,卻逃脫不掉深切的悲哀和對安慰的渴求。時隔多年,誰能確定當年為了理想而放棄的人是不是值得?也許,最理智的就是悄悄把瞭望台拆除,或者把它們暫時移到別處,夢想就是現實,給自己權力,把握當下。
我們不能逃避生存的孤獨,哪怕在一間裝滿了詩歌的屋子。但同時,我們不能拒絕心中渴望的遼闊世界。「現在,清除夢幻與現實、詩歌與生活、行動與思想之間衝突的時刻已經來到了」。行動吧,不要等到生活去了別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