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志偉
2019年8月,中國郵政發行了一套中國古代神話(二)郵票,其中一枚是《大禹治水》。相傳,紹興的大禹陵是大禹辭世後的安葬之地。目前的大禹陵,位於紹興城東南會稽山麓,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不久前,我帶孩子去大禹陵敬拜這位中華文明史上偉大的治水英雄,再次感受到這位中國古代人民英雄的光輝業績和崇高精神。
大禹姓姒,名文命,字高密,不僅是中國古代治水能人,還是華夏民族的立國之祖,繼堯、舜之後,創立過夏朝,故稱夏禹。四千多年以來,大禹治水的故事深入人心,在今天的學校教科書裡,仍在講述他的傑出事跡。紹興大禹陵,成為人們祭祀、拜謁、瞻仰大禹的聖地,學習、效法、弘揚大禹精神的殿堂。
以前我曾到過大禹陵,但現在的大禹陵今非昔比,總面積擴大了數倍,建築物也增添了不少。四周綠水青山,景色怡人。紹興特有的烏篷船在小湖裡游弋,呈現出一幅祥和圖畫。然而,在四千多年前的古華夏大地,由於黃河經常氾濫,濁浪滔天,無情地沖毀田地房屋,百姓常常遭遇滅頂之災。當時的統治者命大禹之父鯀治理洪水,鯀採用水來土掩的方法,用堵塞治理,結果九年也未有效果。茲後,鯀之子禹臨危受命繼續治水。禹踏遍中華大地上的主要山脈水系,弄清了中原地區的水文、地理、氣象真情,明白了使用堵的辦法解決不了洶湧澎湃的巨大洪災。只有因勢利導、疏浚開流,採取科學合理的方法改湮為導,讓洪水流入大江大海,力避高峰時洪水氾濫,傷田害民,才能成功。經十三年艱苦奮鬥,終於降服了洪水,使之變成為民造福的清泉碧流。紹興出生的大文豪魯迅對大禹敬佩有加,專門寫了一篇故事新編《理水》,讚頌大禹治水為民造福的崇高品格。
關於大禹治水期間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流傳甚廣,也十分感人。至於為什麼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坊間也有不同解釋。一種說法是因大禹治水公務繁忙,實在無暇回家探望,乃至有一次過家門時耳聞嬰孩啼哭、兒子降生也來不及看上一眼。另一種說法,是說禹的父親鯀治水失敗,作為鯀的兒子,他不能做出成績彌補鯀給國家和人民造成的損失,實在不敢進家門。兩種說法雖有差異,但本質上一致,都表明大禹有自覺而強烈的社會責任心,不完成治好洪水這一個關乎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決不回家安享康寧。這就是大禹精神的本質所在。
今天我們已經無法知曉四千多年前大禹在治水時的音容笑貌。要感謝魯迅先生,他在《理水》中為我們描繪了大禹的形象狀貌。在魯迅筆下,大禹的樣子是「一個粗手粗腳的大漢,黑臉黃鬚,腿彎微曲」,「滿腳底都是栗子一般的老繭」,「討過老婆,四天就走」,奮鬥在治水第一線,「每日孳孳」,完全不像是一個水利部長大官,倒是一個在治水工地幹活的民工。大禹以民眾利益福祉為重,解民於倒懸,親民如子弟,才獲得了當時國民的尊敬和愛戴。魯迅是真正理解並由衷讚美大禹的偉大作家。
後代的中華子孫,無不對大禹充滿崇敬之情,一代又一代地公祭大禹,緬懷先賢的豐功偉績。在中國,歷代王朝對祭祀會稽山大禹陵都很重視。秦代,始皇帝三十七年,「上會稽,祭大禹」,開例了皇帝出面祭禹的最高禮儀。清代康熙、乾隆兩帝都曾親巡會稽,祭祀禹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紹興人民政府一直對大禹陵廟悉心保護,屢加修葺。199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和紹興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行了各界公祭大禹典禮。茲後,形成了一年一小祭、五年一大祭的公祭大禹典例。2007年,大禹祭典升格為「國祭」,並於當年4月20日在紹興大禹陵舉行了首屆大禹國祭儀式,規模盛大,影響深遠。目前,紹興市政府正在籌建大禹紀念館,擴大規整祭禹廣場。2020年起,將在新廣場舉行隆重的祭禹典禮。
為了教育孩子學習大禹精神,我讓孩子在大禹陵管委會領導呂濟軍引導下,茞蔽A,焚線香,用傳統習俗祭拜大禹塑像,希望通過這樣的儀式,讓偉大的大禹精神在孩子們的幼小心靈裡扎下根來。
大禹精神的精髓,是全心全意地為民謀福的遠大志向,是公而忘私地為民舉善的實際行動,是調查研究科學施策的嚴謹態度,是腳踏實地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風。大禹治水雖是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但大禹不是神,而是可感、可近、可親、可敬的人民英雄的代表。我們要世世代代學習大禹,把這個人民英雄的崇高精神永遠傳承發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