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 雲
黃昏與微感覺,在詩境裡強調意境的建構和心靈的感知。黃昏表示晝夜交替的時光,作為特定時刻的意象,承載荅S殊的感情。夕陽收起金色的羽翼,暮色四合,晚風拂過,黑色外衣把一切光鮮都罩住了。黃昏是一艘特殊的船,萬物因之駛入沉默的藩籬。
大都市在表象上,是沒黃昏的。街道的燈很早就亮起來,把黃昏給吞沒了。只有在安謐的植物園,黃昏才在樹上、花上、草上稍稍坐一會兒,然後周遭的一切被淹在夕照的金粉裡,相依相偎。雖然熬一鍋好湯很難,毀掉它卻很容易,因為黑夜很快來叩門了。
一場黑暗砸疼了黃昏,人們好像在最渾濁的地方,看到餘暉如何沉入鍋底。瘋狂的青春與黑夜如影隨形,而懸在眼角的淚水似落雪寒梅,貓頭鷹則在黃昏起飛。許多悲涼的聲音傳來,螞蚱和蟋蟀還在蠢蠢欲動,這些小昆蟲順荈繚t的動向不斷叫囂荂C當鐮刀去撥動草稞時,這些昆蟲還不知將要到來的危險。須知萬物皆低,只要太陽還在轉動。
人們總是把美麗的夕陽留給回憶,黃昏時那份如夢般的柔和,曾是心靈最好的歸宿。因為青b歲月的惆悵,一般很少有青年人會隨時間流逝去回溯過往,更不會將觀景的情愫釀成甘冽溫柔的美酒。但你長久注視淡淡紫紅與悠遠藍天交融的天際,就會欲罷不能地憶起如夢的黃昏之景,就像就茖漫棷搋妓L斟慢飲一樣。
溫一壺淡雅的香茗,舊年的雨露以龍井茶似的心情氤氳荂A那麼美好,那麼恬淡。淡淡苦澀之後,隱隱透出一絲寂寞的清甜,猶如黃昏時分天地轉暗一般純美。都市啊,在黃昏過後如何獲得重生?
曾記得,晚霞之光透過樹葉細細碎碎地灑下來,樹下一半是亮閃閃的光,一半是重重疊疊的影,光與影相互交織荂C現在,落日已隱沒在晝與夜的羽衣裡,似明亦暗,似暗亦明。我是落日最好的傾聽者,就像把身心緊緊貼在地平線之上一樣。我想起古代的一個個黃昏,甚至想起某次戰爭隨荈孺的降臨而停歇。翻開過往的黃昏記憶,有如翻開一卷卷的線裝書。塵埃是歲月的光痕,經歷了夕陽的一番浸染,浮光若金,忽而懸浮於半空中幽靜沉思,忽而又像風一般地躍動飛翔。我雖歲至中年,但在柔軟的心底啊,不知為何還保持茬o樣輕微而敏感的心覺,難道只是為了將遠古那無數股細緻如微的記憶捕獲?
我的傾聽與回憶仍在繼續,如果墜落下去的夕陽有知,我們一定彼此享受茖茼菑葅F深處的默契。亦或許,一次次回憶的終點,將成為來日幸福的美妙起點。明日的清晨,多少人又帶茪@身輕鬆,懷揣茤媚的心情出發、出發、出發,去迎接新的太陽。在這如夢的黃昏時刻,一次次與墜落下去的夕陽交流--讓我洗盡那番曾經狂妄的少年無知。是啊,天地雄渾不止是用眼睛看的,更需用心靈去感知。時間長了,漸漸被這一段段靜默時光--打磨成成熟的姿態。也許正是在如夢黃昏的梳理下,風定落花香。有時,我也會想,或許在古老的歲月裡,黃昏時分,有一個絲緞一樣的美麗女子,以絲緞一樣的素手燃一炷香,撫一段琴,焚一卷詩書,再轉身嘆一口氣,然後將所有這些拋在記憶的閨樓裡......她的心是靜的,我相信她與我一樣,亦能深深感知這如夢黃昏的深意。
黃昏的餘光,漸漸沉沒下去了,新月已透出一片清幽。抽出一根根孤獨的絲線,前塵往事的細枝末節,都被這抹光影載蚨它皞本楚A駛向那未知的彼岸和浪嶼。我在夜晚裡散散地走荂A一路看到不少年輕人在玩抖音。這些年,抖音很流行,但在好玩、浮躁甚至胡鬧之後是空虛。這種生活過久了,明顯少一份沉靜。你到底在抖什麼,是不是太愛得瑟了?
郭德綱說過這樣一段話:「把脾氣拿出來叫本能,把脾氣壓回去叫本事。在一個有些的日子裡,我養的狗結婚,要娶企鵝。你說還有王法嗎?」我玩味良久,「克隆」了一句:「把微感覺拿出來叫本能,把微感覺留在心裡叫本事。」想一想--活在世間,把微感覺留在心裡,靜靜的,不叫囂,不吵鬧,的確要有一種本事。微感覺的水系,最充沛時是在心靈的靜默期。就像作家周曉楓所說,我把這個光亮的蘋果舉起來,就聽到了聲音,非常小的聲音,類似於安靜。沒有個人的體悟和安寧,這種微感覺絕對不會出現。微感覺,有時是一個小享受,有時是一個人想心事,有時就是散淡地向遠處眺望,透過雨霧,看到心中的小村落,看到自己青澀的初戀。這個時候,心中會來一個個微笑,嘴角飄過一絲絲漣漪。
心靈在微感覺的適意之中跳蚖R,周圍的天地是你一個人的,你和自己在輕輕地談。這是一處深藏的領地,不要人來打擾,不要人來關注,不要雞飛狗跳。如果微感覺來得愜意,可以仰面躺在草地上,看大樹颯颯地響,看藍天裡的白雲的一絲一縷,嘴裡含茪@根青草,品嚐說不清的滋味。樹葉像舞動的小手,在樹枝上搖呀搖,千隻萬隻那樣的小手,和天空說清涼,和樹下躺茠漣--說唐代那個叫陳子昂的悲愴。可能,這種融入自然的微感覺,有些奢侈。畢竟,產生這種微感覺,需要的條件很多,有閒、有心情、有天籟之景、有不想擁有什麼的隨意。真的,不太容易辦到。那麼,就本真一點兒,就做一個大自然的潛伏者吧。不發言,不衝撞,只是靜靜地看、淡淡地感受。
微微的,有感有覺,隨處可見的小喜悅、小憂愁、小領受、小煩惱,跳荂B動荂A生活脈搏在看似靜靜的小博弈中--邁虓L步。漸漸,不少人從微感覺中化醇出了微文化,於是心胸愈來愈平和,心態愈來愈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