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溟 華興證券宏觀及策略研究主管
美國聯邦資金利率期貨市場上周的數據顯示,投資者開始預測美國將在今年底或明年初仿效歐洲和日本步入負利率時代。美國總統特朗普也在社交媒體上再次敦促美聯儲採取負利率政策,認為其他國家正在享受負利率的好處,美國也應接受這份「禮物」。負利率有助於發債人降低借款成本,而最大的受益者無疑是美國政府。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最近表示,受新冠疫情影響,預計本財年美國聯邦赤字將增加近三倍至創紀錄的3.7萬億美元。
美聯儲前主席艾倫.格林斯潘在去年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表示負利率蔓延至美國「只是遲早的事」。另一位前主席伯南克也曾建議,如果經濟條件允許,美聯儲不應排除採取負利率的可能性。不過,芝加哥和亞特蘭大的聯邦儲備銀行行長均表示,預期美聯儲在短期內不會採取這一工具。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周三也重申暫時不會考慮負利率政策,「所有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的成員都認為負利率現在在美國並沒有吸引力。」
4因素阻礙採取負利率
美聯儲尚未採取負利率政策,主要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四點:其一、法律障礙。2006年《金融服務監管救濟法》授權聯邦儲備銀行支付存款機構或其代表在儲備銀行持有的餘額的利息,但並未允許美聯儲對此收取費用,美聯儲請求國會修改法律有可能導致國會在未來監督美聯儲利率政策,最終侵蝕美聯儲獨立性。其二、商業銀行息差收窄與利潤壓力。曾有針對歐元區負利率的研究表明,短期利率每跌1個百分點,在負利率政策下銀行淨息差會減少3.2%,但在利率維持偏低水平下銀行淨息差僅下跌1.2%,而且在過去5年內,歐元區銀行向歐洲央行支付超過200億歐元利息。其三、貨幣市場基金贖回潮壓力。負利率政策有可能使儲戶考慮贖回目前總規模約為4萬億美元的大量貨幣市場基金。其四、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分別在2014年和2016年推出的負利率政策,並未能證明刺激經濟的具體成效。負利率對持續推動物價增長作用甚微,歐元區核心通脹率在過去5年中從未超過1.5%。
美聯儲下一步有可能採取的寬鬆措施,應該類似於美聯儲理事萊爾.布雷納德在2月提出的政策建議,在繼續購買資產之外,還會包括控制收益率曲線、封頂短期國債利率、加強對平均通脹目標或價格水平目標的前瞻性指引,等等。
疫情後料維持低利率
來自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三位經濟學家在研究了14世紀以來造成全球死亡人數各在10萬以上的15次重大疫情後,認為在疫情結束後數10年內都很有可能是低利率時代─疫情造成勞動力數量損失,使人均資本存量變得相對有餘,而且人們更傾向於預防性儲蓄,加上投資機會相對減少,導致真實自然利率會持續處於低位。可以說,無論美聯儲是否擁抱負利率政策,市場已經開始預期「更長時間的低利率」將變成「更長時間的更低利率」。在各國加大逆周期調控力度、貨幣寬鬆搭配財政刺激以促需求的背景下,自然利率的探底和反彈過程可能進一步受到擾動。(本文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任職公司立場)■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