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佩瓊 原港區全國人大代表
香港正面臨經濟轉型期。在過去半個世紀,香港都依靠市場力量成功掌握機遇,取得驕人的成績。由上世紀60年代開始建立輕工製造業加工出口為主,到80年代,因應內地改革開放而建立以國際貿易、商業及專業服務、金融、旅遊業為支柱產業的經濟體。進入21世紀,香港又面臨新的挑戰,這次港人能否與過去一樣,通過市場制度走上新台階呢?
要回答此問題,首先要理清香港經濟目前面對的挑戰。
香港須調整結構發展新產業
第一,香港是否能維持對外開放的投資環境。在中國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香港本來的競爭優勢多方面已經被跨越,餘下有優勢的信息及金融方面,也在規模上略遜,必須依賴內地及海外的參與才能持續發展。也就是說,香港如果要在目前基礎上維持經濟增長,條件是吸引外來企業人才及資金等資源,保持對外開放的格局。
第二,世界經濟互動的新格局。自從1995年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以來,打破了很多貿易壁壘,最成功的是取消配額制度。然而新的貿易方向及規模對不同國家造成很大的影響。(見上圖表)
從各國在世界貿易中所佔比重及貿易平衡的變化,就能理解開放自由貿易造成產業生產及物流的巨大影響。因此,世貿組織的貿易糾紛愈來愈多,要求重組及改革之聲不斷。美國對各國發動的貿易戰,宣告第一輪的「世界貿易自由化」,或「世界經濟一體化」完結了。而新秩序的建立仍然未有共識的方案。香港作為中國商品貿易的轉口港地位必然受到衝擊。香港的航運業、物流業及相關商業服務企業及就業將面臨困難。不論有沒有動亂,不論有沒有新冠肺炎疫情,香港都要為這個國際經濟貿易大變局尋找新的產業發展路向,作出結構調整對策。
第三,香港過去多年在社會上積累的排外及「仇中」情緒,在過去兩年已經對香港經濟造成不可逆轉的影響。最明顯的是訪港遊客銳減重創本港旅遊業。根據政府統計,在過去10年,來港旅客人數每年約6,000萬人次,其中內地客有4,000多萬人次,佔了78%,每個月有400多萬人。受去年的社會動亂事件影響,由8月開始直線下降,直至年底少了一半。自今年1月以來,再受疫情影響,內地訪港遊客更只剩零星人數:(見下圖表)
假設疫情趨緩,逐步開放口岸,社會回復穩定秩序,來港旅客或能恢復60%的正常水平,這是最好的情況。更壞的估算是社會動亂仍然持續零星發生,訪港遊客主要限於商務客,很難期望家庭及休閒的旅客回來。因此,估計內地客最多只有2,000多萬人次,而且以短期不過夜為主,也就是說總體需求銳減過半。 (未完,明日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