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頁 > 文匯報 > 人民政協 > 正文

把握「十四五」機遇 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2020-11-12

朱浴龍 安徽省政協常委 香港東區各界協會會長

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中央將進一步支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及保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其後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馬上展開北京的訪問行程,分別與國家商務部、科學技術部及民用航空局領導會面,討論中央支持香港經濟發展的措施,研究深化深港科創合作。深圳改革開放40年跨越式發展的成功經驗亦正激勵茩輕銦A要把握好「十四五」規劃的機遇,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實現再次騰飛。

筆者早於1988年已在大灣區的惠州創業,堅信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經過不斷的鑽研和學習,將企業做大做強。而最重要的是跟準國家的步伐,運用香港自身的管理和技術優勢,結合內地強大的資源進行互補,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對此深有體會。香港目前仍具備許多競爭優勢,當年深圳就是不斷地向香港借鑒和學習,融合創新才有今日的成績。過去數十年的經驗證明,要發揮好這些競爭優勢,關鍵是要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十四五」規劃建議繼續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不僅會為香港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亦有助帶動香港以至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過去國家為此已提供諸多政策配套,而香港就要把發展規劃落到實處。

粵港澳大灣區、「一帶一路」建設為香港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香港是國際大都市,與大灣區各城市的競爭優勢體現在金融體制成熟,專業人才儲備雄厚,具有多所具國際競爭力的大學,科研能力水平高並培育出不少科技人才,加上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可提供融資配套等。但決不能故步自封,要勇於創新,特區政府亦要大力支持科技初創企業發展及提供相關平台,發揮廣泛的國際聯繫優勢,並在內地與國際之間擔當好「聯繫人」的角色。

粵港澳大灣區是在「十三五」規劃時期提出的,到「十四五」規劃開局時已有諸多政策配套和較明確的發展路向,其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就是各地優勢互補,尤其提到支持香港鞏固提升競爭優勢、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實現經濟多元可持續發展。而科技成果從研發誕生到轉化應用的產業鏈就可在大灣區內實現,香港在其中亦可發揮金融、法律等專業服務優勢,並要加強區內的專業資格互認。

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有助實現經濟多元可持續發展,例如再工業化、產業轉型升級等。與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實現基礎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將來還要打造銜接國際科研生態圈與內地科研生態圈的平台,吸引更多的人才來港發展及借助香港打入內地,更要朝跨界別、跨地域及更多更密集的方向發展。

過去十年,香港已錯失了不少機遇,錯失了很多科技創新企業,比如大疆無人機選擇在深圳創業發展,在很多方面已逐漸被周邊地區趕超。面對「十四五」規劃的春風再次降臨,香港必須抓住這一難得的歷史機遇,急起直追,提高認識,與時俱進,以務實創新的態度,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讀文匯報PDF版面

新聞排行
圖集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