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人 資深傳媒人
近來,有關恢復使用繁體字的意見引發了廣泛爭議。中國社科院8日上午舉辦的第五次國學研究論壇對此進行了專題討論。北京師範大學教授王寧表示,她對於社會上「漢字復繁」與「更加簡化」兩種思維都不認同。她表示,恢復繁體字的代價太大,十億多人重學重寫,不易通行。面對目前來勢迅猛的信息革命,進一步實現漢字的規範化、標準化才是當務之急。
王寧的看法是正確的,因為,繁體字的確太過繁複,對普及中文有相當阻力,不過簡體字也有不足,尤其是「同音替代」、「符號替代」、「草書楷化」三項簡化理論基礎,當中有不合理的地方,同時也會給中國幾千年的傳統文化造成混亂,如「干旱、干淨、干部」同用一個干字,就令人莫名其妙;至於「草書楷化」弊處更多,因為草書有如速記中的符號,本來就不應成為正規文字,所以,漢字再來一次大規模的規範化是完全必要的。
有人認為重新規範漢字要付出很大代價,其實不然,正如王寧所言「將來兩岸統一,可以一個字一個字看嘛,到底哪個字好。」其實,簡化漢字只有六千字左右(非常用字向來沿用繁體,根本無須變動),這六千字可以逐字對照,逐字研究,看哪一個需要回復成繁體字也用不了多少時間,我們必須明白,統一全國文字,是影響到子孫萬代的事,就是花更多時間和付出更大的代價也是值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