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救市分兩步 預算先通過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4-15]     我要評論

鄭 武 時事評論員

 立法會復會,繼續討論財政預算案,綜觀之前議員發言,都是要求政府在預算案加碼,但具體政策建議卻欠奉,部分議員更威脅除非政府接納其要求,否則將否決預算案。

 雖然,以政府下年度財政赤字達399億,已等於香港生產總值的2.4%,幅度雖不能與美國等經濟重災區相比,但比起其他國家約只佔生產總值1%左右的救市方案,已不算遜色,可稱得上是一份「反經濟周期」預算,部分人士以去年有多項特殊支出的預算案相比,指這份預算案開支比去年更少,並非反經濟周期,是張冠李戴的說法。然而,政治就是感覺重於現實,社會期望政府做得更多,政黨自然要有所表現。不過既然政府已承諾在年中再次出招,距離現時不遠,政黨仍然糾纏在預算案中畢其功於一役,並無必要。

 政府的數據往往滯後於經濟情況兩至三個月,上次的經濟數據由於受到節日因素影響,未必能反映經濟實況,但下次數據需待5至6月方告完成,按政府一貫的工作模式,在未掌握具體數據前是不會輕易出招。所以政府說會在年中檢討,就是等待最新數據出爐,才擬定對策,否則各人各說各話,救市措施將難有共識。

 另外,近年政府施政一個慣例,就是除年頭的預算案外,往往會在年中出招,這主要因為在年中出招,能因應最新經濟形勢,因時制宜。而且,預算案的審議工作異常繁複,議員的質詢問題多達數千條,預算案更成為議員的「許願樹」,將各項政策願望紛紛掛在預算案之上,如果政府在預算案出招太多太大,將令審議工作更加冗長繁複,要完整通過就更難。相反在年中獨立出招,措施較有針對性,而且不必如預算案般被議員三審五批,提升效率。

 其實,現時政府已形成了年頭預算案,年中檢討,年尾施政報告的三層應對金融海嘯策略。好處是令市民對前景有信心,相信政府有能力、有財力繼續出招救市,但壞處當然是市民總覺得政府救市做得不夠,仍有措施未推出來,政黨更乘勢起哄,對政府施加壓力。

 議員為民發聲,可以理解,但威脅否決預算案一拍兩散,又是否為市民利益著想?雖然有人認為否決預算案,大不了沿用去年的預算,但這兩年經濟環境不同,沿用舊預算,不少新的救市措施將難以推行。更嚴重的是,否決預算將進一步撕裂行政立法關係,造成極嚴重的憲政危機,在現時金融海嘯之下,香港自亂陣腳,內部互相傾軋,只會延誤救市時機,受害只是香港市民。

 所以,議員在情在理,應先通過這份預算案,然後利用這段時間,向政府提出意見,要求在年中檢討救市措施時,吸收議員的建議,完善救市方案,這才是真正有建設性的做法。只懂在議會做秀、千方百計侮辱官員,對市民又有何益?市民眼睛是雪亮的,社民連「專注做秀,荒廢正事」的行徑已被市民唾棄,這反映在最新的民意調查上,議員繼續有破壞無建設,四年後能否保留席位,真是天曉得了。

相關新聞
溫總理鼓勵香港迎接挑戰 (2009-04-15)
既生「薩」何生「奧」? (2009-04-15)
蔣經國的資產與神話 (2009-04-15)
華盛頓自砍美元「搖錢樹」 (2009-04-15)
「不進則退」含義深遠 (2009-04-15)
香港不進則退 發展著眼長遠 (2009-04-15)
香港超越國際人權標準 (2009-04-15)
救市分兩步 預算先通過 (2009-04-15)
泰式「街頭民主」的無奈 (2009-04-15)
追思經國先生之義 (2009-04-15)
規範漢字事在必行 (2009-04-15)
清醒認識香港優勢和不足 (2009-04-14)
抓穩香港優勢 迎上海競爭 (2009-04-14)
G20峰會後的全球貿易 (2009-04-14)
電盈私有化應妥善處理 (2009-04-14)
泰國動亂帶出的疑惑 (2009-04-14)
美國防為何轉變 (2009-04-14)
提升海權意識 維護中國海權 (2009-04-13)
當局應發千元教科書津貼 (2009-04-13)
改進香港金融監管機制 (2009-04-1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