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智新
就4月5日朝鮮的發射行為,聯合國安理會4月13日以主席聲明的方式對其表示「譴責」,稱朝鮮的發射活動違背安理會2006年通過的第1718號決議,要求朝方不再進行進一步的發射活動。聲明還說,安理會支持並呼籲盡早恢復六方會談,敦促六方努力全面執行2005年9月19日達成的共同聲明及其後達成的共識文件,維護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穩定。14日,朝鮮對於安理會的聲明做出強硬反應,聲稱將抵制六方會談並增強其核遏制力量。
以強硬回應妥協
朝鮮此番強硬反應,可謂有言在先:早在發射之前的3月26日,朝鮮外務省就曾表示,聯合國安理會對於其衛星發射若發表主席聲明或「只要提交到安理會」,從此將不會再有六方會談,核去功能化也將會回復原狀。
安理會以主席聲明的方式譴責朝鮮,是各方博弈並妥協的結果。
中國反對安理會就此通過任何制裁決議,態度是一貫並且公開的,其立場和原因是:一方面,在朝鮮發射的到底是導彈還是衛星尚未有一致結論的背景下,應該對朝鮮和平利用外太空的權利予以尊重;另一方面,制裁不僅於事無補,而且只會使緊張局勢升級。俄羅斯的態度與中國相近。
日本迫切希望安理會能通過新的制裁決議,美國和韓國雖然也希望能制裁朝鮮,但態度不及日本強硬和堅決,因為美國和英法等深知,新的制裁決議有可能遭到中俄的否決。
以主席聲明的方式表示譴責,認定朝鮮發射行為違反安理會1718號決議,事實上承認了朝方發射的是導彈而非衛星,對於美韓而言算是無奈的收穫,對於充當反朝急先鋒的日本來說,雖然在強硬派眼中不啻於外交失敗,但也不至於輸到脫褲;對於中俄而言,出於維護安理會合作大局以及免背「偏袒朝鮮」惡名考慮,雖然對其不滿,但也還在妥協限度之內。
美國進退失據
朝鮮說到做到地宣佈抵制六方會談,是否意味著六方會談機制的終結甚至破產呢?
以朝鮮的國力和當前經濟困難來看,除了象徵性地進行寧邊核設施的回復工作外,短期內做出新的實質性報復或挑釁行動,如再次進行其放言的發射行為,可能性應該很小。除非及早回到談判桌上,朝鮮得不到其國內急迫需要的外部援助。為未來回到談判桌上獲取更有利的地位和更大的要價,應該是這種強硬言行的真實意圖所在。因此,這種以提振士氣、凝聚民心為當前目的,以最終成為擁核國家為終極目的的強硬行為,終究不可持續。如果要和談,朝鮮一直以來謀求擺脫日韓、繞開中俄和美國直接對談的希望,當然還是困難重重,美國日漸倚重、中俄樂觀其成的六方會談機制仍是和談的不二機制。
面對多邊談判機制早已無法阻擋朝鮮核武裝化進程的殘酷現實,無論對於身陷一場空前危機(經濟金融危機)、兩場反恐戰爭(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國來說,抑或對於直接受半島核危機威脅的日韓而言,還是對於利益深度介入的中俄來說,武力和戰爭當然不是選項。那麼,除了美國做出更大妥協和讓步,滿足朝方的價碼要求,在先前摘去朝鮮「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帽子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出終止敵對行動的承諾,如宣佈結束戰爭和敵對狀態,甚至直接開展建交對談,並無條件兌現其先前的援助承諾之外,目前還能找出其他良策嗎?
將朝鮮發射行為定性為「挑釁」的奧巴馬當局,既有身退聲未退的新保守主義勢力嗆聲、發難,又有共和黨保守勢力、軍火利益集團、軍方強硬勢力等方面的強大壓力,做出上述大幅度妥協近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進程坎坷、命途多舛的半島安全進程,又將是「山重水復疑無路」。考驗俄羅斯特別是中國斡旋調停能力的時刻,再次來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