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朱丹注定一世「琴」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 / 攝:梁小島 場地及服裝由「源Blanc de Chine」提供

 上周五晚,當我坐在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內,欣賞朱丹與香港管弦樂團的首次演出時,突然想起這位27歲的小提琴演奏家在之前的訪問中,對我提起的作為中國音樂家的「優越感」。台上的他,握着那把誕生於1763年意大利的名貴小提琴,把整場觀眾帶入了聖桑的《B小調第三小提琴協奏曲》的激情澎湃中,而在返場獨奏的舒伯特的《魔王》時,又製造出了一個緊張不安又扣人心弦的幻境,就在旋律糾纏到近乎讓聽者窒息的地步,朱丹突然意外的拉斷了一根琴弦。他輕輕驚嘆了一聲,隨即鎮定的轉向身旁的樂團首席,換了另一把小提琴重新投入音樂的世界裡。這一切,在觀眾善意和鼓勵的掌聲中,顯得如此從容。

 我不曉得,18歲就首次登上了卡內基音樂廳,演奏柴可夫斯基的小提琴協奏曲的朱丹,在他的獨奏生涯中,出現過幾次中場弦斷的意外,但北京出生、16歲獲得全額獎學金赴紐約曼尼斯音樂學院深造,朱丹從中央音樂學院附中走出去之後,一定經受了無數的歷練。因此,當朱丹以獨奏家的身份展開與包括中國愛樂、法國國家管弦樂、蒙特利爾交響樂等在內的中西方主要樂團合作時,他的勇氣和自信也在慢慢建立。他將之解釋為中國音樂家的「優越感」。

 演出結束後,我在後台再見他,問起那一刻是否很緊張?他輕輕搖頭,「他們(香港管弦樂團)非常專業,與他們合作,我不用緊張。」

伍迪.艾倫的忠實粉絲

 朱丹至今在紐約學習和生活超過十年,按他的話說,幾乎住遍了紐約的每一個區域。2001年「9.11」發生時,還是學生的他正好住在離Time Square不遠的地方,那天正是新學期開始報到的日子,他一出門便發現周圍已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趕到學校卻發現已經停課。「當時還沒有完全清楚整個襲擊的過程,還是晚上家人打來電話說的。隨着時間的推移,才慢慢感受到可怕。」Culture Shock決不是一個短暫的過程,「就好像我只有離開家這麼多年,才逐漸體會到身為中國人的驕傲。」

 不過紐約仍是朱丹的第二個家。多元藝術的交融和藝術人才的高密度聚集,讓他感受到了大都市的鮮活創造力。也許是都住過布魯克林區的原因,朱丹是電影導演伍迪.艾倫的忠實粉絲,幾乎看遍了他的所有電影。聊起偶像,他興致勃勃,「伍迪.艾倫是在用他自己的語言來表達的藝術家,你可以從他電影的第一個場景就看出那是他的東西。」隨後他又引申到音樂領域,「其實偉大的演奏家也是如此,你能從他演奏的第一個音認出他來,而不是隨波逐流。」

 朱丹曾在大學裡做過音樂助教,近年來也到國內開大師班,見過一些學生寧願追求CD刻錄機的效果,卻失掉了自我,「我很幸運,在我音樂成長的路上,遇上了許多前輩大師。曾有一位老師的一句話令我印象深刻,他說,你應該有勇氣去拉一個美麗的錯音而不是拉一千個正確的音。」中國教育給他打了基礎,西方教育則教他去看樂譜以外的東西。

與小提琴建立完美婚姻

 現在,朱丹一年在世界各地有40至50場演出,平均一周一場,待在機場的時間甚至比在家多。但在朱丹身上,似乎感覺不到頻繁旅程後的孤獨,「演奏家就是一直在路上,」他說,「但到現在為止,我每次出國還是會很興奮,即便是到那些去過的地方。每次停留時間都很短,正好可以慢慢去發現不同的東西。」於是,他的朋友們也散落各地,做什麼的都有。近幾年他還多了許多回國演出的機會,包括06年參加源起法國的的布拉特卡薩爾斯音樂節,在中國城市巡演。

 現在伴隨朱丹演出達2年的名貴小提琴,是他相處時間最長的一把。樂器由紐約的一家基金會借出,他對它呵護有加。「這把琴已有250多年的年齡,它有自己的性格,我剛開始拉的時候,發現它還有很多潛質沒被開發。」古琴隨着拉琴人一起成長和變化。「我原來一直沒有固定的琴,很多演出到開始前一兩天才借到,好在那時我對琴適應快。」

 「和琴的配合就是建立一場完美的婚姻,我能感受到和它在對話。」朱丹希望,不久的將來能舉辦自己的音樂節,不是自己做主角,而是邀請不同音樂大師與有才能的新人合作。

 「有時演出之前,我會想,如果這將是我的最後一次演出會怎樣,真的。」朱丹說,演奏將是他持續一生的事業。

 看着朱丹托着斷弦的小提琴向觀眾席鞠躬致謝的那一幕,我能感到他那種對古典音樂、音樂大師,以及對觀眾的謙卑和敬意。

相關新聞
女羽單打王周蜜 香港打球很享受 (圖)
朱丹注定一世「琴」緣 (圖)
歷史與空間‧在邊城望大陸 (圖)
開卷有益‧讀書札記兩篇
豆棚閒話‧揚州.東閣.官梅
古典瞬間‧「秦晉之好」未必可稱道 (圖)
亦有可聞‧奈良與揚州之間 (圖)
百家廊‧豪華辦公樓之風 為何難禁? (圖)
翠袖乾坤‧李澤楷梁洛施天造地設
娛視觀‧甚麼叫「止如拍琴」?
琴台客聚‧大愛撐起的夢想
生活語絲‧《天水圍的日與夜》
思旋天地‧父親節
路地觀察‧關於蓮實重彥的幾句話
只想當爸爸 懷孕男再產子 (圖)
世界最小姑娘 不足2呎高 (圖)
河邊執垃圾 倫敦市長跌落水 (圖)
Dior翻炒亞倫狄龍舊相賣香水 (圖)
豐盛豪宴 答謝辛勞爸爸 (圖)
松子桂魚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