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這種大修樓堂館所的現象被人斥之為「中國式奢侈」,圖為河南濮陽縣委縣政府綜合辦公大樓。 資料照片
晨 風
不久前去安徽滁州一個縣級市辦事,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那兒壯觀的市府辦公大樓與簡陋街道的強烈反差;不由又想起曾去過江蘇某縣級市出差,剛去就被同行拉去看當地一景:小天安門——氣勢雄偉的市政府辦公大樓。
在不少中國地方政府搞形象工程熱火朝天的幾年中,豪華辦公樓之風大有吹遍大江南北之勢。
能一擲千金蓋辦公樓的地方並非都富得流油,許多地區甚至連溫飽都還沒有解決。離北京不到150公里的河北承德灤平縣是國家扶貧重點,卻連續幾年耗資1億多元蓋政府辦公樓,有人工湖和「海市蜃樓」景觀的豪華辦公區,居高臨下地俯視着低矮的民宅。我國南方某小鎮人均年收入僅千元,政府年財政收入僅100萬元,也能花400多萬元蓋起七座豪華辦公樓,120間辦公室都是豪華套間!
中國縣、鎮級辦公樓賽富,有更低一行政級別的政府,那蓋辦公樓的手筆之大也令人驚歎。河南封登市嵩陽街道辦事處,就花了2000多萬元蓋起佔地30多畝的豪華辦公樓;浙江台州市椒江區洪家街道辦事處,花了2414萬元蓋起建築面積16996平方米的豪華辦公樓,其99名工作人員人均辦公面積達170平方米!那裡一個普通的街道幹部,其辦公室就比許多國家元首的辦公室還寬敞!
由於地方政府是事實上的土地所有者,農民往往成為豪華辦公樓之風的最大受害者。河北人均耕地不到1.4畝,而前兩年在河北曲陽縣城,為了在原是農田的土地上蓋新辦公樓,政府有關部門竟動用武力鏟掉已經半人高的玉米苗,農民敢怒不敢言。而且,每畝農田只給不足3萬元的補償,農民吃完微薄的補償怎麼活,就不在官員的考慮之內了。
更不可思議的是,在曲陽縣城與農民爭地的就是當地土地的管理部門——曲陽縣國土資源局。在這個貧困縣中,作為政府一個部門的國土資源局,竟然就蓋起三處辦公樓,一個比一個講究,最新的一個辦公樓僅石材、雕刻的裝修就花了上百萬元。據悉,這個縣除國土局外其他政府部門如公安局、交警大隊、廣播電視局等單位的新建辦公大樓,也無一不是高標準的。
為什麼在許多地區最簡陋的建築是學校,最豪華的建築是政府辦公樓?為什麼那麼多地方官員熱衷大蓋豪華辦公樓?從觀念上說,是官本位的惡性膨脹;從制度上說,是公民無法監督政府怎麼花錢。
雖然宣傳了幾十年公務員是人民公僕,但在不少地方政府官員的觀念中,與百姓的關係依然是官貴民賤。千辛萬苦地熬上了個官,最重要的並非如何為民服務,而是要向百姓顯示權力的威嚴。在「偽公僕」的官員審美觀中,視覺宏偉的建築最能產生讓人仰視的效果,於是龐大豪華的建築,就成為官本位觀念的最好象徵。
宣傳了十幾年要構建「小政府,大社會」,然而在爭相標榜管理觀念與世界接軌的今天,一些地方政府卻膨脹到要靠搶奪民宅、民田來擺自己辦公桌的地步,可以說已把政府搞「大」到能一手遮天了。可以觀察到,往往越小的行政區,政府辦公樓越出現浩大的「皇家」氣派,因為那兒的「父母官」往往專權到類似「土皇帝」,民意「卑賤」到不如塵土。
諸多地方政府官員能從容地揮霍蓋樓,還因為納稅人只有納稅義務,卻極難體現監督的權力。目前在我國的個稅完稅證明上,並沒有稅收使用的細目,只有籠統的使用範圍。實際上,即使知道政府在隨便花錢,納稅人也極少有能力去阻止,因為缺乏一套「民管官」的機制。在現行的地方政府行政體系中,無論人大、政協、公安、紀檢、新聞及所有政府部門,事實上都是一個領導的下級,哪個部門都不是制衡力量。如果不是行政更高一級報刊記者的偶然披露,不是上級紀檢部門的偶然發現,誰敢對地方政府行為指手劃腳?
在「與時俱進」的口號下,也不能說地方政府一點兒民主姿態都沒有。但總是聽說某地政府在能源、交通等生活必需品漲價前開聽證會,從沒有聽說哪個地方政府在蓋辦公樓時召開有反對派參加的聽證會,更沒聽說過在哪個地方政府蓋豪華辦公樓的意願被聽證會否決了的;總是聽說為了形象工程政府如何動用「行政機器」對民房強制拆除,從沒聽說哪個地方民眾擋住政府與民爭地的推土機。
觀察政府財政的透明度,觀察政府辦公樓豪華度與當地民眾收入之間的對比,就能衡量民眾監督水平。缺乏制衡的權力必然惡性膨脹,古今中外無一例外。近年發現的貪官,往往都到貪污幾億的天文數字才落入法網,絕非偶然現象。值得一提的是,大宗房地產開發極易給官員及親朋好友帶來灰色收入。比如在台州椒江區洪家街道辦事處的新樓項目中,僅大樓的電器設備業務就有人從中受賄20萬元。潛在的經濟利益,也是官員熱衷大蓋辦公樓的重要原因。
民主制度健全的發達國家,其政府辦公樓往往豪華不起來。美國的富縣阿靈頓,家庭年均收入超過6萬美元,可縣政府只在市區標誌性建築中租有幾套辦公室。美國地方政府的辦公樓普遍比較簡樸,修建也要受到嚴格的限制,因為有一套「民管官」的制度。美國地方行政長官無權決定修建辦公樓,建辦公樓要由選民選出的市政或縣政委員會提議,還要召開由市民、專家、建築商等參加的聽證會來投票表決。美國一般中等城市的議會有5~10名議員組成,負責當地政府預算的審批。美國地方政府打算修建辦公樓,要走的程序極複雜而嚴格:由地方行政長官提出動議,再由議會聽證表決,最後還要由公共設施建設委員會來審批。
美國地方政府的稅收主要用途是改善公共設施,修建圖書館、公園、綠地等。政府辦公成本高了,用於公共利益的錢就會少了。所以納稅人從自己的利益出發,絕不會支持政府多花錢蓋辦公樓。
在倫敦金融峰會期間,內地報紙上刊登的一張英國首相府唐寧街10號的圖片頗引人注意:一位工人正乘裡面開會的空檔清理台階上的紅地毯。一人忙忙地蹲着就把活幹了,可見其台階之窄,門臉之小,簡直就像個普通的民宅,那門上還就貼着「10號」的門牌。這座面積狹小,裝修簡單的樓房,就是英國最有實權人物的辦公地點,遠遠比不上中國許多縣甚至街道的辦公樓氣派。
與世界接軌,改善政府形象,可以先從辦公樓這樣的「細節」着手。一個坦然置身豪華辦公環境的政府官員,形象很難說是「親民」與「廉潔」的。當地政府辦公樓與學校建築質量的對比,應該作為考量地方政府政績的一個重要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