彥 火
汶川大地震,搗碎了海內外千千萬萬華人的心,每個人的心孔,都填滿着悲痛和哀傷。經過一年時間的積澱,傷痛之餘,在淚痕中,我們的眼簾閃現了重生的曙光和喜悅。
一年前,一位北川中學同學寫道:「我揹着一個人,這個人也是剛被救出的,但是剛剛走了五、六步,他的頭便倒在了我的肩上,他死了。我第一次遇到這樣的情況,我不知道是否該繼續揹着他,但堅持仍讓我繼續,將他揹出去了。」
我感到震駭。一位中學生第一次面對死亡,第一次揹着一位斷氣的死者,再加上災場上空驚天動地的悲慟聲,我不知道他的內心世界有多驚恐失措。這位同學卻在這場災難中悟出一個道理:「地震無情人有情」。另一位北川同學原來的願望是長大後能找份好工作,讓媽媽享福。經歷這一次地震後,他改變初衷,決定當一位地震預報員,他寫道:「將地質災害能在第一時間告訴每一個人,讓他們能少受點苦。」
地震一年後,我曾與一批海內外作家到過地震災區訪問,參觀災區中小學重建工作。災區的中小學一邊廂正在趕工興建新校舍;一方面在臨時搭建的板房上課,琅琅的讀書聲透過板房,迴盪在災區上空……。
我們曾往都江堰市蒲陽鎮蒲陽小學訪問,這個教職員工連學生共三千人的小學,在五.一二地震時遭到嚴重破壞,但在全校師生的努力下,在一個月後的六月二十三日,便在臨時搭建的板房正常復課。臨時學校是鐵皮屋,天熱難以透風,嚴冬抵禦不了虎虎北風,天雨地下濕漉一片……。即使在這樣惡劣的環境,我們在師生的臉上讀到的卻是不屈、堅毅和豁達。
由於臨時學校較偏遠,不少學生天未亮便要從山區長途跋涉來到學校上課,但與他們交談,黝黑的小臉所煥發的精神卻充足飽滿,並沒有產生畏葸情緒。他們說,他們的新校舍將於明年落成,這些困難不過是暫時的,他們相信「明天會更好」。
後來我在蒲陽小學的校刊讀到一位小六同學的詩,很受感染,詩的末段寫道:「在那片荒蕪的田野上,/一排排藍頂白牆的板房巍然屹立,/又一起撐起了我們的夢想。/一陣陣朗朗的讀書聲從這裡傳出,那書聲就是因你們的愛而嘹亮!/地震,讓愛如此慷慨!」
過去,我們把「人類愛」——大愛深藏心底,不輕易顯露,我們對同胞、對友儕、對親人、對社會,甚至對大自然,採取漠然的態度,太缺乏愛護、珍惜。這次四川地震,重拾了曾失落多時的人類愛,才是令人欣忭的事。
今天發生在四川人民身上這一特大災難,因有來自四方八面人們的熱情而無私的援手——慷慨的大愛而得到迅速癒合。無疑地,這是人們重新認識生命的一大課堂。記得一位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成員曾以《從災區現場看到的新中國》為題,寫道:「天災雖然無情,但今次各方面的協調,都展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中國,說『震出了一個新中國』,實在毫不誇張。」
我們這次成都行,見證了這場災難的不幸和悲劇,也見證了災難人性光輝的一面,後者更為「為什麼我們要好好活着」下了深刻的注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