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論點匯萃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政改方案增加民主 求同存異推動政制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4-21]     我要評論

 【本報訊】特區政府日前公布2012年行政長官及立法會兩個產生辦法的修訂方案,較原先諮詢文件的建議在擴大民主方面有了進步。輿論在肯定方案增加了民主成分的同時,亦指出現在已經到了香港民主發展的關鍵時刻,人大2007年的決定,明確了本港實行普選的時間表,為本港打開了普選的大門,但怎麼進入這個大門,還須要一步一步走。輿論呼籲立法會議員應支持約有6成市民支持的方案,邁出這關鍵一步,不應罔顧憲制程序,將未來普選的安排與這次方案掛u,避免再次綑綁否決的結局。各界應以求同存異的態度,為落實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及2020年普選立法會創造有利條件。

《經濟日報》社評:政制民主小步 勝再原地踏步

 《經濟日報》社評認為方案增民主成分,「其一,方案雖未盡人意,但總體上始終走前一步。最明顯的是政府建議,二○一二年立法會議席增加十席,其中五席直選,另外五席由民選區議員互選產生,此將令立法會由全體市民直選或間選的議席比例,由現時的五成二提高至近五成九,提高了民主成分。其二,政改始終要跨出第一步,才有更大步履的第二步。○五年泛民綑綁式否決當年的政改方案,整個社會付出了代價,就是○七年特首選舉與○八年立法會選舉的民主步伐停滯不前,政改第一步要延後至二○一二年才有機會踏出。其三,泛民若能改善與中央關係,香港民主步伐才能走得更快。香港未來的民主政制步伐與實質如何,必須中央同意,若泛民只續抱寧為玉碎,不作瓦全的想法,無法與中央增加互信,政改恐舉步維艱。」

《新報》社評:民主路漫長 風物長宜放眼量

 《新報》社評認為,「香港以至中國全面實現民主,乃是遲早將要出現的事情;但基於不同的歷史和社會條件,存在步伐緩急快慢的差別亦是可以理解的,但最重要是不能意氣用事,要保持理性及平和溝通。就正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所說的,『難的不是提出一個方案,難的是在香港這樣一個多元社會裡,提出一個既能夠符合《基本法》和人大常委會的有關決定,又盡可能照顧到各階層、各界別利益和訴求,各方面雖不完全滿意但又都能接受的方案。』我們認為,儘管方案只是向前邁進一步,但畢竟是個好開始,各界應本茈]容、理性和務實的態度,推動香港政制的民主發展,否則這廿年的努力,只會前功盡棄。」

《成報》社評:凝聚社會共識 邁出政改重要一步

 《成報》社評指出,「是次政改方案注入了新的民主成分,為普選鋪路,是向民主發展邁進一大步。諮詢文件公布後,社會就立法會及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展開了熱烈討論,大多數市民都支持特區政府諮詢文件的建議,充分表明推動政制向前走,已成香港社會強烈願望。今次政改方案,雖未能一步到位達至普選,但已是在現行框架下爭取到最大民主成分。政制發展必須分步走,正如《基本法》定出的循序漸進的發展步伐,也是人大授權本屆特區政府推動2012年選舉辦法的職權範圍。因此,各界各政黨都應該明白到這一點,不能以2017和2020年的普選,要求今天籌劃2012年的選舉方案,應以務實的態度,通過協商達至共識。但是,已有泛民議員表態不接受方案,這是否表態過早。」

吳康民:否決方案 民主步伐難樂觀

 吳康民在《明報》撰文表示,「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喬曉陽,在日前政府的諮詢總結報告發表後,接受香港記者的談話中,仍然提出人大常委會在對兩個普選時間表作出決定時,說的是『可以』而不是『必定』。說的就是必須依照法定程序辦事。如果今年的過渡方案仍然受到否決,也就是說去到第三步就停步了,就沒有走下去了,也就是說沒有向香港政制民主邁前一步,那麼,往後發展如何,便並不十分樂觀了。我們希望民主步伐向前走,也希望普及、平等、公正的選舉能盡快到來。但社會既然是一個多元的社會,不同階層的人們有不同的訴求。我們就應該平心靜氣地聽取各方面的呼聲,求同存異,允許循序漸進,避免矛盾激化。如果這一次的共識沒有達成,也不應『哀莫大於心死』,也不應號召激烈的反抗,仍然應該以和平的方式,商議政制發展的模式。我們總不應學泰國的榜樣,大家『攬住來死』吧。」

《星島日報》署名文章:解開政治死結 民主黨得多於失

 《星島日報》刊出陳約翰文章,認為「外人從理性角度,計來計去,都計不到反對派、特別是民主黨,為何不先吃下政改方案,再爭取下一階段普選。不過民主黨人的盤算,也不足為外人道。……民主黨內部也有激進派和溫和派,那些激進派也是深綠基本盤,本來已想在二○一二年實施雙普選,若民主黨高層連二○二○取消功能組別這一承諾也爭不回來,就接受政改方案,民主黨領導深怕這批深綠基本盤會流失,激進派會離開民主黨的陣營。……民主黨行出了第一步,公布表態希望以對話解決政改問題,已經很不容易,往後的路更難走。但政治家要有高遠眼光,看到長遠的前景,若民主黨最後能再行出一步,通過政改方案,解開香港的政治死結,以後就是海闊天空的局面,民主黨肯定有失亦有得,或許會損失一些死硬派支持者,但同時可以吸納更多較務實的生力軍,要看民主黨有無這種水平,夠膽冒這個險,為香港帶來新局面。」

《信報》署名文章:民主黨對政改的考量

 《信報》刊出鄭赤琰、馮家彬文章,認為「如果大家注意到民主黨之所以不加入『假公投』的決定,便會發覺到其選擇不加入公投而主張繼續通過溝通,爭取早日實現雙普選。作為一個比公民黨與社民連都要資深而更有實力的政黨,它如此選擇,是看到了有關政改快慢的問題,並非全由主觀願望可以揮灑自如,單是取消功能選舉的問題,就算不考慮到《基本法》的有關『循序漸進』的問題,單是考慮到功能界別在立法會的歷史因素,與各界別在香港整體利益所作出的貢獻,就可明瞭到要處理功能選舉必須有計劃,要考慮時間與空間,有可行性的、足以穩定重大界別的政制設計,才能做到順利過渡。……明乎此,凝聚立法會多數以通過二○一二年政改方案,不但民主黨要鄭重考慮不能通過今次政改方案的後果,政府也要鄭重考慮爭取民主黨的重大政治意義而慎重與其協商,以取得政改順利過關!」

一國兩制研究中心總裁張志剛:沒有信任,香港還有什麼憑藉

 張志剛在《信報》撰文指出,「喬曉陽的談話中,重申人大常委會在07年底對香港實行普選的決定,在措辭上用上『訂出普選時間表是十分嚴肅,是深思熟慮的,包括行政長官普選先行,立法會普選隨後,都是綜合考慮了各種因素……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確定的普選時間實現普選,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以中央有關重要官員作出如此清楚的說明,這已經是在溝通範圍內可以作出最大的保證和承諾。如果泛民對此仍然認為不足夠,那相信往後也再沒有什麼更進一步的保證。……有政治評論認為,政治不能單憑『信』字,但香港目前政治最缺乏的,就是這個『信』字,連基本的信任也沒有,注定是一事無成。這個政治互信,需要基礎,需要發展,如果我們在連踏出第一步的信任也沒有,我們將無法去測試和驗證這份信任是否可靠。」 ■本報記者綜述

相關新聞
政改方案增加民主 求同存異推動政制 (2010-04-21)
「修理」高盛整頓市場 加強監管防範風險 (2010-04-21)
框架協議促融合 粵港合作開新局 (2010-04-14)
政改方案不應綑綁 求同存異推進民主 (2010-04-14)
「普選聯」方案問題多 政改須遵守憲制原則 (2010-04-07)
美推遲發佈「操縱報告」 匯率之爭服從大政治 (2010-04-07)
最低工資參照綜援 僱主與政府分擔責任 (2010-03-31)
依法判決「力拓案」 營造良好投資環境 (2010-03-31)
「公社連」愈行愈遠 挑火頭炒熱「公投」 (2010-03-24)
美國迫人民幣升值用心險惡 (2010-03-24)
香江評論綜述:輿論熱議溫總析本港五深層次矛盾 (2010-03-17)
強制人民幣升值 美國霸權行不通 (2010-03-17)
預算案紓解民困 謀發展仍需加強 (2010-03-03)
「兩會」共謀發展方略 國計民生備受關注 (2010-03-03)
理性聲音在增強 政制向前有希望 (2010-02-24)
美聯儲吹響退市號角 慎防資產管理風險 (2010-02-24)
民意支持政改方案 「三不」抵制變質「公投」 (2010-02-10)
歐洲財困未解決 環球經濟不樂觀 (2010-02-10)
「公投」觸發公憤 杯葛抵制鬧劇 (2010-02-03)
對台軍售損華利益 強硬應對以示警誡 (2010-02-03)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論點匯萃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