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0年6月9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論點匯萃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短命內閣」不利內政外交 菅直人政途待觀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6-09]     我要評論

 【本報訊】日本原副首相兼財務大臣菅直人接替鳩山出任新一任首相。輿論認為,近年日本頻頻易相,不僅令國內政局長期不穩,影響政策的持續性,而且損害了日本領導人在國際社會中的形象,不利於日本發展與其他國家之間穩定信任的雙邊關係。由於在對美關係上難以順應民意有所作為,因此,菅直人就職後能否全面挽回民眾的信任,避免成為另一個「短命首相」,仍屬未知之數。

《明報》社評:美國影響力百年仍在日本正常國家夢成空

 《明報》社評認為,「日本政治家在1980年代之後普遍都有一個想法:日本要成為『正常國家』。所謂正常國家,即要像其他主權國家一樣,擁有完全自主的意志和能力,包括外交和內政。日本今天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雖然泡沫經濟爆破20年,但日本實力仍不可小覷,可是除此之外,日本的外交仍得聽命美國,儘管沒有具體條約羈束,但日本首相上台後第一個訪問國家是美國已是約定俗成,日本不可能有着與美國步調以至步伐不一致的外交及財金政策。」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日本拒變革 鳩山下台亦枉然

 《香港經濟日報》社評認為,「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昨宣布辭職,表面死因是未能履行將美軍基地遷出沖繩島的競選承諾,更根本是不論政治、經濟都做不到『變革』選舉諾言。日本政黨與民眾若不能痛定思痛、忍痛大舉改革,日本勢將繼續迷失年代。」

《澳門日報》社評:菅直人或給日政壇帶來新氣象

 《澳門日報》社評認為,「新生代日本政治家的最大缺陷就是太過『嬌氣』、『幼稚』,這也是他們政治生命短暫的原因之一。不同於剛剛下台的鳩山由紀夫以及其他幾個前任首相,菅直人並非來自政治王朝,是在沒有家族背景的情況下奠定其政治生涯。菅直人有不少基層經驗。他起初是一名熱心公民運動的學生,並曾服務於一些小型政黨。他飽含挫折的從政經歷,無疑是一筆政治財富,有助於克服其前任們的缺陷和不足。」

《南方都市報》社評:鳩山內閣短命實為無法兌現承諾的結果

 《南方都市報》社評認定,「表面上看,普天間問題和金權政治問題是鳩山政權倒掉的主因,實際上『景深』背後還有更大的背景。如果從內政、外交兩方面來考察的話,鳩山內閣的表現恐怕都難盡如人意。最主要的問題是內政,而內政中的重中之重則是經濟。鳩山內閣雖然出台了一系列方針政策,執行也不可謂不力,但宏觀上不僅未能使日本經濟擺脫金融危機的陰霾,一些重要指標表明,日本經濟正從『失落的十年』滑向『失落的二十年』;而一向被作為前自民黨政權『失政』的標誌而痛加撻伐的巨額財政赤字也愈加膨脹。在外交上,除了日美關係的齟齬外,在對朝問題上,日本繼續被邊緣化,不僅綁架問題迄無進展,在對朝經濟開發上也只能遠遠圍觀,一籌莫展。」

中評社社評:菅直人走得出「短命內閣」怪圈?

 中評社社評認為,「如何處理好日美同盟及對華關係,是考驗菅直人的最大問題。對美關係處理失當,正是鳩山下台的直接原因,因為鳩山上台後,推行了一條明顯的親亞(中)疏美的路線,惹得山姆大叔老大不快。美國之所以在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上,表現得如此強硬,就有給鳩山以顏色看的意思。接下來,菅直人如何處理這個無法回避的問題,也是一大考驗。鑒於鳩山在處理對美關係上的『失誤』,估計菅直人會在此問題上做出某種微調。在6月3日的記者會上,菅直人也表示,日美同盟關係是日本外交政策『基軸』,將根據兩國關於駐日美軍沖繩普天間基地搬遷的共同聲明,努力減輕沖繩居民負擔。這表明,在普天間問題上菅直人將繼承其前任的政策,同時也會更加重視美日同盟關係。」

《台灣立報》署名文章:鳩山下台的三方面意義

 《台灣立報》發表王北固的文章認為,「美國布局逼鳩山下台,表面上看,似乎是韓國天安艦事件最近的急劇惡化,使『相關』的美日安保同盟普天間美軍基地問題,鳩山的立場陷於極大尷尬而引咎辭職;這其實是美日雙方都要顧面子的說法。真正的原因,是此前已鬥爭了半年之久的美日核武四密約問題,鳩山內閣已揭發了其中三者為真,而迫美國對國際公開其載核艦駛入日本港口的驚人真相;這是鳩山對美國的割喉縱橫,雙方關係已經『零和化』無法挽回,而美強日弱,當然就是鳩山下台了。」

《21世紀經濟報道》署名文章:日本新首相的外交基軸將是日美關係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特約評論員黃亞南的文章認為,「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6月2日上午宣佈辭職,引起日本政壇的又一次震盪。縱觀後鳩山的日本,所謂的政壇震盪將不影響中日關係實際上只是一種外交辭令,鳩山之後無論是誰擔任日本首相,中日關係必將受到重大影響,但是,由於執政的民主黨政府還需要對應依然迫切的政治局面,可能暫時無暇將主要精力放在中日關係上。可以說,在今年7月日本參議院全國大選之前,或者在9月民主黨代表改選之前,日本對中國的關係只是一種維持,而在這段時期內,日本回歸以日美關係為基軸的傾向將越來越明晰。」

《新京報》署名文章:菅直人拜相 日本政局走向何方

 《新京報》發表湯可鋒的文章認為,「在內政問題上,菅內閣的任務比鳩山前內閣更重,鳩山可以許諾,菅直人必須啃『硬骨頭』。作為對鳩山政策的修正,部分對日本國民許諾的福利可能會推遲實施,更關鍵的是如何擴大財源,提高消費稅率,這都是得罪民意的事。不知道菅直人有沒有力量去面對。在外交上,菅直人內閣不會有太多的變動,特別是菅直人本人對中國有好感,不可能去主動『改惡』中日目前的友好關係。」

千龍網署名文章:菅直人將面對的遺產與挑戰

 千龍網發表徐立凡的文章認為,「菅直人內閣從200多天的鳩山內閣獲得的經濟遺產和政治遺產既十分有限又十分豐厚。關鍵看怎麼利用這些遺產。鳩山內閣沒有留下太多的經濟成績,因此,當他下台而菅直人呼之欲出時,東京股市給予上漲3%的掌聲,令日本堅挺到頭疼的日圓指數也應聲下跌。而在政治層面,鳩山沒有足夠的時間對國內的政治體制革故鼎新,對於外交政策的調整也是淺嘗輒止。但是,這些餘留下來的改革空白,正好給了菅直人施展的舞台。」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副所長劉江永:首相頻繁更迭與日本政治體制有關

 劉江永接受媒體訪問時認為,「日本的選舉制度有金錢政治之稱,很多領導人的下台都因為有政治獻金醜聞。民主黨自執政以來,希望實現清廉政治,但也被爆出有違規集資行為,這也是這次鳩山辭職的原因之一。另外,日本的政治文化是『黨外有黨,黨內有派』。日本政壇長期以來是多黨競爭的局面,不同黨之間進行政治較量、相互掣肘。而在一黨之內,也有不同的派系,有政治理念等方面的分歧。首相通常是黨內派系利益平衡的『產物』,一旦出現問題,就通過黨內派系輪替,也就是換人來轉移問題。」 ■本報記者綜述

相關新聞
中央重大回應展現誠意 求同存異通過政改方案 (2010-06-09)
「短命內閣」不利內政外交 菅直人政途待觀望 (2010-06-09)
「起錨」行動宣傳政改 爭取民意通過方案 (2010-06-02)
公正處理「天安號」事件 凸顯中國維和作用 (2010-06-02)
「破冰之旅」意義深遠 求同存異推動政改 (2010-05-26)
中美對話更趨務實 增進互信謀求雙贏 (2010-05-26)
「五區公投」慘敗收場 理性溝通空間大增 (2010-05-19)
歐元前景不容樂觀 全球經濟面臨挑戰 (2010-05-19)
中央希望政改前行 理性妥協才能共贏 (2010-05-12)
迅速救急阻歐債惡化 能否脫危尚待觀察 (2010-05-12)
香江評論綜述:「公社」標準屢縮 「公投」敗局已定 (2010-05-05)
世博盛會展示大國魅力 汲取多元文化促進發展 (2010-05-05)
避免政改「爛局」 有賴普選聯理性務實 (2010-04-28)
兩地差距日益收窄 強化優勢保競爭力 (2010-04-28) (圖)
政改方案增加民主 求同存異推動政制 (2010-04-21)
「修理」高盛整頓市場 加強監管防範風險 (2010-04-21)
框架協議促融合 粵港合作開新局 (2010-04-14)
政改方案不應綑綁 求同存異推進民主 (2010-04-14)
「普選聯」方案問題多 政改須遵守憲制原則 (2010-04-07)
美推遲發佈「操縱報告」 匯率之爭服從大政治 (2010-04-0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論點匯萃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