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百家廊:「孩奴」歷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2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孩奴」現象在年輕夫妻中普遍存在。 網上圖片

陳曉鳳

 現在年輕父母中興起了「孩奴」的稱謂,意思是生兒育女後,便成為兒女的「奴隸」。

 幾百元一罐的進口奶粉,幾百元一件的兒童服裝,幾千元一月的幼兒園費用,五花八門收費高昂的訓練班,幾萬及至十幾萬元一年的大學學費,幾十萬元乃至上百萬元的留學費用等等,都讓為人父母者為錢熬得人憔悴,得拚命打工一絲不敢懈怠,那感覺確有點兒像自我賣身為奴。

 想想半個世紀之前的中國父母,生兒育女就像植物開花結果般的自然。家家都是孩子一大群,當媽的把蒸玉米麵窩頭的大鍋一揭,在桌上放一碗鹹菜疙瘩,就養大了一窩孩子,也沒有什麼「為奴」的感覺。到了精心伺候一個娃的獨生子女時代,養娃的成本就節節攀升,令人望而生畏了。

 1980年代養娃的成本遠沒現在這麼高。那時還不興進口奶粉,定量的鮮牛奶一瓶幾角錢,橘子汁零打兩元多一瓶,單位托兒所費用少到幾乎能忽略不計。

 然而我覺得自己屬於最早一代「孩奴」,雖沒有當代年輕父母的經濟壓力,心理壓力可能更甚。我們這代人在「放養」中度過童年,在文革中浪費了青春,又趕上晚婚晚育只能生一個,就對自己的後代寄予了太多期望。

 1980年代初,優生優育的口號鋪天蓋地。遙記當年的車間,空虛的精神生活中,已婚年輕同事中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孩子。那時生產線節奏還沒有那麼快,工人地位還不那麼低,企業人文關懷也還殘存著。女工們懷胎時就開始小心翼翼,懷胎6個月就能下機床(班是要上的)。她們聽音樂,看美女掛曆,吃雞蛋、蘋果、核桃,一心想生美女、帥哥。男工也不示弱,爭相向大家報告老婆懷胎的喜訊。把娃一生下來,寶寶就成了大家生活的全部。車間一位自強不息的鉗工小伙子自有兒子後,甘願犧牲自學英語的時間,津津樂道地教大家怎麼給孩子做西紅柿麵糊湯。他兒子哪天會叫「爸爸」了,哪天會走路了,全工段人都門兒清,那種大男人對兒子的一往情深頗令人感動。女工表現母愛更為熱烈,有位一向不捨得在食堂吃菜的女工,卻捨得每天花一元錢給兒子買雪梅。人們心底裡想的都是:下一代肯定比自己有出息!這個信心讓灰色的日子有了一線光明。

 1982年女兒出生後,我就開始為她奮鬥了。這個粉紅色的小生命,睜開亮亮的黑眼睛,吃足奶便甜甜地笑,從不想她承載著什麼人的期望。「孩奴」,並不只意味著經濟壓力,更意味你的全部生活可能都會被孩子「劫持」了。

 半年產假過後,發現奶奶和姥姥都拒絕幫著帶娃,她們寧願上班到70多歲,也不願在家帶親孫女。我只好把剛半歲的女兒送到廠托兒所。帶娃上班是個苦差,意味著無論颳風下雨,每天都得抱著娃走幾里路再去擠公交車。寒冷的冬晨,每天把女兒用斗篷、小棉被包得嚴嚴實實抱出門,身後背著水瓶、尿布,再冷我也不戴手套不穿大衣。公交車站上碰到也帶娃上班的同事們,大家同命相憐,齊心合力把大人、孩子都塞上車。

 把女兒交到勢利的阿姨手裡,上班時總是心神不寧。幹部的孩子有阿姨捧著抱著,普通員工的娃就沒人答理。晚上去接女兒,見還不會坐的她被綁在小床上,大冬天哭得頭髮都濕透了,阿姨說是怕孩子摔著。那段日子是陰暗的,在車間搬動沉重的鐵屑時,胸腔裡充滿了淚水與血水交融的味道,幸虧後來成了陽光少女的孩子對這段時光沒有一點記憶。養娃遭遇的世態炎涼激勵著我奮發,回報是女兒的可愛與甜美。看我小時的照片,從襁褓直到小學都是一張苦臉,而女兒兒時的照片卻張張笑靨如花,我想自己還算是比較稱職的母親。

 女兒3歲時,我就邊麵條邊教她口算、背唐詩,女兒一邊在走廊上蹦蹦跳跳,一邊重複我教她的知識。後來上班又自學忙得似乎忽略了女兒,而實際上一切還是為了孩子:我想,未來女兒可能需要一個比較有情趣的媽媽,而不是一個嘮叨婆。有了女兒就有了一份責任,受委屈不再悲傷,不再多愁善感,鐵屑劃傷了手腳、啃涼饅頭、冬夜在冰凌上騎車回家,幾年不給自己買衣服,清晨5點就爬起來看書,黑白連軸轉著幹活兒,這些統統不算一回事。

 以兒女為生活動力,對50後來說是不幸也是幸福。如果沒有事業、榮譽、尊嚴、幻想來滋養生命,子女自然就成了頂禮膜拜的對象,「孩奴」是一代人逃脫不了的宿命。一位文革後去外地當一輩子庫管工的兒時夥伴,40多歲就下崗,回北京已白髮蒼蒼,但她有自己的驕傲:兒子大學宏志班畢業後進了工商銀行,見面時所有話題當然都是兒子如何爭氣。我曾在企業小報當御用文人,被八股命題稿折磨得頭痛欲裂時便想:「為了孩子,忍吧!」雖然珍惜血汗收入盡量剋扣自己,可帶女兒上街時,麥當勞、酸奶、羊肉串,一樣都不缺她的。不過女兒剛一歲就有了憂患意識,有時一塊話梅糖攥在小手裡遲遲不捨得吃。

 孩子的學習,向來是鄰居、同事之間永恆的話題。大人的身價,要以孩子的學習成績論。在工廠時50後同事中多數初中都沒有念完,可個個的理想都是讓孩子上大學。孩子學習好的,有一技之長的,家長就比別人更高地昂起頭;孩子不愛學習的,便成天上班也憂心忡忡。那時補習班門類還不太多,最興的是讓孩子學樂器。我家老房的大雜院裡每天晚上都像個小型戲班子,手風琴、小提琴、古箏啥的樂器響成一片,只有我女兒跑來跑去什麼都沒學,因為我沒有時間。十幾年後,院裡只有一個姑娘吃上音樂飯,靠教鋼琴為生,其他的孩子學樂器的錢都打了水漂。

 慶幸的是,因為忙碌我並沒在女兒一上學就扮演「督學」的角色,只是在她高考前做好「後勤」。那時,清晨6點備好營養早餐喚她起床,晚間9點備夜宵給她充電,夜間12點提醒她準時睡覺。每當看著女兒嬌小的身影消逝在清晨的霧氣中,我總在想,這不是孩子的奮鬥,而是一個家庭的奮鬥。後來當我陪女兒擠在人頭攢動的招聘會上時,想想十幾年的苦鬥,其實就是為給孩子找一個飯碗。

 因為緊張,幾場模擬考試女兒的成績都不太理想,於是我便放下單位所有煩心事,一門心思陪孩子。每天傍晚她複習休息時,就去家附近的景山公園,坐在最高處的亭子上,看夕陽下飛翔在故宮頂上的鴿群,手裡握著給女兒買的飲料,夜幕降臨再走回那條小街。即使心陰得要滴水,也得對女兒微笑,給她鼓勁兒。報志願前夕,我跑了所有高招會,考查了所有女兒可能考上的專業,分析了幾年的錄取狀況,結果女兒的志願竟然報「飛」了。於是在女兒的哭泣中,我又開始拚命與其他大學聯繫,一切都在短短一天內結束了,女兒最終被另一所名牌大學錄取,我已身心俱疲。女兒去大學報到後的一天,我在院兒裡碰到女兒高中同學的媽,她女兒上了清華大學。她感歎地對我說:「總算沒事了,咱們也歇會兒吧!」終於,我們不用再去開那沉重的家長會了。

 其實,把80後送進大學可能遠遠沒有完事,繳高昂的學費和生活費還得家長節衣縮食;找工作還得家長挖空心思找關係。即使他們上班了,成家了,也可能還沒有完事。有位女友現在幫她女兒看孩子,從早忙到晚,還動輒就補貼女兒小兩口萬八千元的紅包,她的女兒晚上回來不看孩子而是上電腦玩遊戲。

 我想,這「孩奴」當的,啥時候是個頭兒?

相關新聞
百家廊:「孩奴」歷程 (2010-07-22) (圖)
翠袖乾坤:強姦 (2010-07-22)
海闊天空:好節目不會從天而降 (2010-07-22)
琴台客聚:殺退追兵 (2010-07-22)
杜亦有道:搵笨之調查 (2010-07-22)
隨想國:章魚的腕力 (2010-07-22)
獨家風景:露得有道 (2010-07-22)
百家廊:楊梅山上好風景 (2010-07-21) (圖)
翠袖乾坤:阿嬌未完的噩夢 (2010-07-21)
天言知玄:兒孫滿堂的煩惱 (2010-07-21)
琴台客聚:熱愛中國的「高麗棒子」走了 (2010-07-21)
生活語絲:囉唆三則 (2010-07-21)
隨想國:章 魚 (2010-07-21)
路地觀察:Facebook 的正義朋友 (2010-07-21)
百家廊:一個「70後」的大學畢業典禮 (2010-07-20) (圖)
翠袖乾坤:涼茶舖 (2010-07-20)
海闊天空:神算八爪外一章 (2010-07-20) (圖)
琴台客聚:丁聰的山海居 (2010-07-20) (圖)
杜亦有道:極品浪漫 (2010-07-20)
思旋天地:香港的定位 (2010-07-2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