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克盡本分 為善最樂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26]     我要評論

方潤華

 近閱徐詠璇《捐贈的境界》一文,令人深思。說起慈善,人們往往會以為那是有錢人的「專利」,因為吸引大眾眼球的每每是某富豪慷慨捐出幾百萬甚至更多「身家」做善事的大字標題。其實,這是個美麗的誤會,行善無分大小,只要擁有愛心,每個人都可以是「慈善家」,俗話說:「少少無拘、多多益善」正是這個道理,「施者歡愉、受者得益」方乃捐贈的最高境界。

 今年3月美國《福布斯》雜誌(亞洲版)公布「亞太慈善英雄」名單,被選出的不完全是大商家、企業家,名不見經傳的台東女子陳樹菊榜上有名,令人眼前一亮。陳樹菊以賣菜為生,稱不上很富有,她勤奮工作每天只睡三小時,生活慳儉,常以腐乳佐餐,吃一個飯盒對她來說已是奢侈的享受,就這樣幾十多年來省吃儉用積累了一筆錢,卻將生平積蓄悉數用作善事,曾各捐一百萬元新台幣支持佛光學院及曾就讀的小學,聽聞母校需建圖書館,又慷慨解囊捐出450萬新台幣(109萬港元)。最近她再接再厲,計劃儲夠1千萬新台幣成立基金,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別人曾經問她有了錢之後為甚麼不善待自己,她說:「錢,要給需要的人才有用」,樸實的語言折射出人性高尚的一面,這種捨己助人的精神令人蕭然起敬,「慈善英雄」的稱號當之無愧。

行善量力而為無分大小

 像陳樹菊那樣無私奉獻誠然可貴,但未必人人有條件做到,「好施」需要財力、物力的支持,「樂善」較易為,只要大家有心,肯付出時間和精力,同樣可以幫到有需要的人。香港「愛心義工」黃福榮先生就是這樣的榜樣,多年來他孤身一人栢起背囊到內地當義工,地震中捨身救人的英雄事跡廣為傳誦,他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美好的樂章。大愛無疆,相信只要人人獻出愛,世界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筆者此次亦有幸上榜,受寵若驚,對己無疑是巨大鞭策。多年來克盡本分努力行善,自視為一個普通的義工,夠不上「慈善英雄」的資格,所負責兩個基金之善工與其他基金比較實在是微不足道,當然更比不上Bill Gates、巴菲特、李嘉誠先生等對社會的貢獻,但值得安慰的是:自己素來秉承「取之社會,用諸社會」的宗旨,除了通過兩個基金出力捐一些錢外,亦時常寫信、撰文兼做介紹人和勸善人,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到行善的行列中來。

 詩曰:「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警示世人昔時的榮華富貴不過是轉眼雲煙,惟有善者留其名。筆者亦常用明朝王道焜的名言告誡自己:「人於一日間,或聞一善言,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過;人一日不知非,則一日安於自足,日日知非,日日改過……」只要有善心、善意,關愛弱小,捐款及義務工作多少不必計較,對健康都是有益。其實行善方式相當多,可依照個人的能力、體能及興趣而定,未必照抄他人的模式,只要盡了社會責任,只要發揮了博愛精神,即可問心無愧。

 故此筆者時常提醒自己,在有生之年,活著一日就盡量做一日善工。惟自忖財力有限,名聲不大,地位卑微,無法和別人相比,只有盡力播撒愛的種子,祈望善樹開花結果,造福更多人群,與願足矣。

相關新聞
解惑篇:綜援離港問題如何解決 (2010-07-26) (圖)
田園快語:黑雨揭防洪漏洞 應盡快檢討補救 (2010-07-26)
誰來引導香港青年? (2010-07-26)
克盡本分 為善最樂 (2010-07-26)
議員玩𣾀 「民不聊死」 (2010-07-26)
人口老化醫療開支驚人 (2010-07-26)
龍聲飛揚:賈慶林關注香港「八十後」的啟示 (2010-07-24)
重振旅業關鍵在正本清源 (2010-07-24)
加強生命教育 防範倫常慘劇 (2010-07-24)
世紀風雲:中美軍方人士談兩軍磨合 (2010-07-24)
書生意氣:立法禁止「零團費」 (2010-07-24)
東張西望:阿扁仔嫖妓乃自導自演? (2010-07-24)
志強時評:滬港「瑜亮情結」 香港如何化解 (2010-07-23)
公民黨既反對政改又要搶位 (2010-07-23)
西方走廊:「導彈」讓李明博「反被聰明誤」 (2010-07-23)
民主黨定性仍是反對派 (2010-07-23)
明辨是非:立法會放暑假了 (2010-07-23)
來論:民主黨應信守「一人兩票」方案承諾 (2010-07-22)
鳴記於心:統一是兩岸的共同命運 (2010-07-22)
止戈為武:新一輪將領調整凸顯交流思路 (2010-07-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