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田園快語:黑雨揭防洪漏洞 應盡快檢討補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7-26]     我要評論

田北俊

 雨季現在才剛開始,政府必須做好防範措施,保障碗窯沙埔仔村居民安全,以免再發生同類意外。至於受今次洪水而告喪失家園的村民,政府亦應對他們施以及時援手,包括是否可考慮提供公屋的恩恤安置,讓他們早日重建自己的安樂窩。現在就是考驗政府關顧民生的時候,標準之一就是要做好防洪治水的工作。

 內地近期暴雨成災,災情嚴重,想不到颱風燦都為香港帶來的一場黑雨,亦令香港同樣出現「水災」,新界地區出現意料不到的洪水,市區不少地方出現水浸,結果不幸造成傷亡意外。其中大埔及上水區水浸情況嚴重,向來不是水浸黑點的大埔碗窯沙埔仔村,竟在展開河道改善工程後,反被滾滾洪流衝擊,居民要冒生命危險狼狽逃生,一名男村民更被沖走失去生命。而上水蕉徑營盤村,一位年邁的長者亦不幸於家中溺斃,反映出渠務署在應付特大暴雨方面的防洪工作,仍未能令人滿意,實有改善必要。

總結黑雨災情的教訓

 上周四,天文台於下午四時半起,在短短一小時內,先後發出黃色、紅色及黑色暴雨警告信號,而發出紅雨及黑雨警告,中間只相隔十分鐘,反映暴雨來勢之急和猛。天文台表示,當時香港廣泛地區都錄得超過七十毫米雨量,全港錄得至少四十四宗水浸報告,而大埔、沙田及九龍西部分地區,更錄得累積超過二百毫米雨量紀錄,是暴雨重災區。

 在暴雨下,大埔碗窯沙埔仔村遇到排山倒海般的洪水,除有村民不幸被沖走喪生外,其他村民都幾乎家園盡毀壞,屋內不少傢俬電器都被水浸壞,可說是損失慘重。事後有村民歸咎政府在大埔河進行「大埔雨水排放系統改善工程」時,更改了河道及拆走堤壩,又管理不善,導致有木板等雜物阻塞排水道,因而降低了河道排洪能力,令特大暴雨出現時,出現罕見的水浸情況。

 據居民表示,他們早在政府動工前曾提出反對,但政府沒有理會,現正考慮向當局追討損失。而渠務署在翌日即舉行記者會,表示大水浸與現時的河道擴闊工程無關,工程期間沒有砍伐樹木,導致今次水淹村落的原因是有大量「十幾廿噸重」石頭,從上游被沖到河床阻塞主流,洪水改往支流,但由於支流不夠闊,洪水便湧上路面影響村民。

 據渠務署的解釋,等於是說大石被水沖下,是另一起「天災」,但若是如此,為何以往出現更大的暴雨時,也不曾發生像今次的災害?是以往沒有大石被水沖下?偏偏就在改善河道工程進行後,有大量巨石被沖下來。我認為像這些疑點,仍有待進一步澄清。而且更重要的是,雨季現在才剛開始,政府必須做好防範措施,保障碗窯沙埔仔村居民安全,以免再發生同類意外。至於受今次洪水而告喪失家園的村民,政府亦應對他們施以及時援手,包括是否可考慮提供公屋的恩恤安置,讓他們早日重建自己的安樂窩。

抵禦暴雨不足 做好防洪治水

 除了新界地區,市區方面亦出現不少嚴重水浸情況,導致交通混亂,如葵涌和宜合道有私家車被水浸著需要消防員救援,九龍新蒲崗彩虹道水浸,全線更一度封閉等。換言之,這顯示了無論市區及新界,抵禦暴雨的能力,都未能達標,正待當局盡快作出改善。

 所謂「天有不測之風雲」,天要下雨,我們當然無法阻止。但這並不等於說我們就此可以蹺起雙手,甚麼也不做,根本之道,在於防患未然。尤其是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城市,每年有三千萬人次旅客訪港,作為一個旅遊城市及盛事之都,如果要旅客「體驗」水浸這種「盛事」,實在說不過去。而渠務署亦已「治水」多年,去水系統理應十分完善才是,但偏偏每逢大雨,總仍有地方被水淹浸,威脅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很不理想。希望不用等「大禹」再世,我們的水患才能平息。現在就是考驗政府關顧民生的時候,標準之一就是要做好防洪治水的工作。

相關新聞
解惑篇:綜援離港問題如何解決 (2010-07-26) (圖)
田園快語:黑雨揭防洪漏洞 應盡快檢討補救 (2010-07-26)
誰來引導香港青年? (2010-07-26)
克盡本分 為善最樂 (2010-07-26)
議員玩𣾀 「民不聊死」 (2010-07-26)
人口老化醫療開支驚人 (2010-07-26)
龍聲飛揚:賈慶林關注香港「八十後」的啟示 (2010-07-24)
重振旅業關鍵在正本清源 (2010-07-24)
加強生命教育 防範倫常慘劇 (2010-07-24)
世紀風雲:中美軍方人士談兩軍磨合 (2010-07-24)
書生意氣:立法禁止「零團費」 (2010-07-24)
東張西望:阿扁仔嫖妓乃自導自演? (2010-07-24)
志強時評:滬港「瑜亮情結」 香港如何化解 (2010-07-23)
公民黨既反對政改又要搶位 (2010-07-23)
西方走廊:「導彈」讓李明博「反被聰明誤」 (2010-07-23)
民主黨定性仍是反對派 (2010-07-23)
明辨是非:立法會放暑假了 (2010-07-23)
來論:民主黨應信守「一人兩票」方案承諾 (2010-07-22)
鳴記於心:統一是兩岸的共同命運 (2010-07-22)
止戈為武:新一輪將領調整凸顯交流思路 (2010-07-2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