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1月15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東張西望:印度「入常」先要端正動機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1-15]     我要評論

劉斯路 資深評論員

 奧巴馬訪問印度,公開表態支持印度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又再次炒熱這個聯合國改革的話題。北京隨即表態:中方支持對安理會進行合理、必要的改革。中方重視印度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理解並支持印度希望在聯合國發揮更大作用的願望,願與包括印度在內的其他聯合國會員國就聯合國及安理會改革問題保持接觸與協商。

 筆者理解,印度是否能夠「入常」,不是某些大國的恩賜,而是聯合國多數國家達致共識,才有可能。而北京還提醒印度,「入常」並不只是增加權利,更加是增加責任,對於全球和地區的和平穩定和發展做出貢獻。筆者還認為,印度的「入常」,更不能是針對第三國的籌碼。因此,印度「入常」先要端正動機,否則儘管有美國支持,最終還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美扶植印度制衡中國

 事實上,美國突然支持印度「入常」,其戰略目的非常清楚,就是利用中印之間的矛盾,扶植印度成為制衡中國的強國。過去,美國曾經反對印度核試驗並進行制裁,但後來實行「聯印制華」策略後就默許印度「擁核」,實行與要求朝鮮「棄核」的雙重標準。奧巴馬此行,在經濟層面,印度信實電力公司與美國企業簽署了價值22億美元的協定,印度航空公司斥資27億美元向波音公司採購33架波音737飛機,印度空軍計劃採購十架C-17遠端運輸機,價值45億美元,並以8億美元從通用電氣採購107台F414輕型戰鬥機發動機。在政治層面,奧巴馬做出支持印度「入常」的承諾,可說是極度滿足後者的虛榮心。

 許多評論都說,奧巴馬不過是開空頭支票,口惠而實不至。過去,美國也曾承諾支持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後來也不了了之。這回美國表態挺印「入常」,日本也急了,要求美國重申承諾,但是奧巴馬裝著聽不見,不再表態。有分析指,美國一向的策略是又利用又控制。美國知道,一旦日本成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憑藉他們的經濟實力,那就像放出了潘朵拉魔盒的妖怪,美國也就無法控制,很可能被趕出日本,乖乖撤銷沖繩普天間等基地。所以,這回美國支持印度「入常」的時效性有多長,天知道。

 事實上,印度曾作為世界不結盟運動的帶頭人,在引領世界進步潮流發揮過作用。而該國若能代表第三世界的利益說話,擔任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可以發揮好的作用。不過,翻看往績,印度也曾有強烈的擴張主義傾向,且不說侵佔中國領土藏南地區,對於其他鄰國巴基斯坦、錫金、不丹、孟加拉都有擴張行為。在反對核擴散問題,印度也不能為世界各國做出表率。因此,美國洛杉磯時報9日發表社論指出,雖然奧巴馬聲稱印度值得成為常任理事國,但印度不可能是一個真正的領袖國,相比印度,德國、巴西、南非和日本更值得入常。奧巴馬這番明確的表態有著重要的外交和政治意義,而實際作用卻十分有限,奧巴馬此舉只是在亞洲招攬盟友的外交手段。

印度不是一個真正的領袖國

 文章還認為,印度政府極少在國際社會履行應有的義務,也很少參加與人道救援有關的工作,就算有也是在不牴觸本國經濟利益的情況下才會加入。因此文章不建議讓印度在聯合國獲得更大的影響力。

 顯而易見,美印關係雖然似乎正在步入新的「蜜月期」,但到底可以維持多久仍有待觀察。歷史上,印度曾屢遭美國制裁和圍堵。如今,印度也想打美國牌,針對中國、巴基斯坦以及其他鄰國,首先就把其與美國的雙邊合作引入邪路,同時,也印證其「入常」的動機不純,因此也很難獲得世界多數國家的認可。事實上,美國在印巴關係上的相互利用和相互打擊,也為美印的新蜜月一開始就蒙上陰影。

相關新聞
指點江山:建制派須「整合策略」迎接挑戰 (2010-11-15)
廿四味:民主黨與《蘋果日報》相互配合 (2010-11-15)
把脈香港:一次性安排雙普選行不行? (2010-11-15)
五都關鍵之戰:台北市 (2010-11-15)
田園快語:菲國不應強徵菲傭僱主保費 (2010-11-15)
東張西望:印度「入常」先要端正動機 (2010-11-15)
如何看待「關愛基金」的遭遇 (2010-11-15)
西方走廊:「創債第一」 奧氏成最蹩腳總統 (2010-11-15)
香港「反對派」人士單眼看天下 (2010-11-13)
世紀風雲:從英國大選看民主政治的深層困惑 (2010-11-13)
反對派借劉曉波說事對港無益 (2010-11-13)
政經多面體:調高地積比率配合限制「發水」 (2010-11-13)
最低工資需各方多包容 (2010-11-13)
單刀直入:香港經濟還能靠什麼? (2010-11-13)
政經人語:社福界「關愛」唱主角 防政棍抽水 (2010-11-12)
廿四味:港島選情亂 公社兩黨有陰謀 (2010-11-12)
把脈香港:建制派的話語權 (2010-11-12)
揚清激濁:把握「後世博」時代發展新路向 (2010-11-12)
別把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神秘化 (2010-11-12)
黃毓民毀黨只為扶植「選民力量」 (2010-11-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