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中行 資深評論員
「公投」已證明失敗,但余若薇既無認錯,又沒有改變激進路線,反而要扶植梁家傑、陳家洛這類激進派代表接掌黨務,反映領導層從來沒有反省錯誤,也沒有回應不少黨員重回理性溝通之路的訴求,鐵了心將公民黨繼續推向激進之路,這令黨內人士更加不滿。雖然這次在多名黨內大佬力保下壓住了反對聲音,但如果再不檢討,黨內分裂只是時間的問題,公民黨勢將遭受另一次的衝擊。
公民黨日前進行了創黨以來最大的一次領導層改組,黨魁一職梁家傑在沒有對手之下順利接任,連選舉走過場都不用,相反被視為雞肋職位,只負責黨務的黨主席卻引來秘書長陳家洛與執委鄭宇碩的激烈角力,雙方支持者涇渭分明,梁家傑不避嫌疑在傳媒聚會上明確支持陳家洛,更得到了余若薇、吳靄儀等黨內核心聯署參選聲明;而另一位黨內核心毛孟靜又在報章撰文為鄭宇碩造勢,甚至與數名年輕人舉起標語,寫著「君子到底,我們撐鄭宇碩」等。雙方支持者鬥得難分難解,顯示黨內大佬未能平衡黨內的各派勢力,各派為扶植自身代表上位,明爭暗鬥甚至互相攻訐。雖然沒有社民連的人身攻擊你死我活的鬥爭,但激烈程度也是不遑多讓。
陳鄭之爭是「公投」內鬥的延續
選舉的結果是陳家洛以81票險勝取得70票的鄭宇碩,副主席和秘書長一職分別由吳靄儀和賴仁彪以大比數當選。險勝的陳家洛強調,會團結公民黨,並尊敬所有支持鄭宇碩的黨員,無分你我,而費盡心思為陳家洛抬轎的梁家傑則此地無銀地形容今次是君子之爭,否認公民黨分裂云云。從陳家洛或梁家傑事後的發話可以看出,這次選舉沒有造成公民黨的分裂不過是自欺欺人,陳家洛得到多位黨內核心背書,最終只能以11票險勝早被邊緣化的鄭宇碩,而在選舉過程中多名參選人先後向領導層發炮,甚至有人揚言敗選即退黨等,都說明這次選舉再次激化了公民黨的內鬥,而且內鬥早在「五區公投」之時已經出現,只是藉改選全面爆發。
在黨主席的選舉上,陳家洛與鄭宇碩的爭逐最受外界注意,原因是兩人都代表黨內的兩派思路。陳家洛身為秘書長,更直接負責「五區公投」一役,在立場方向上與現任領導層相同,而且其背後更代表了黨內的激進派勢力。眾所周知,陳家洛及激進派如余冠威、曾國豐等人在說服余若薇、梁家傑參與「公投」出力最多,更不惜與湯家驊等開火,最終令余若薇轉軚參加「公投」。但此舉也引發黨內溫和派的反感。現在陳家洛借勢上位,如果成事與梁家傑一唱一和,公民黨只會愈來愈激。於是溫和派才找回鄭宇碩一鬥,最終鎩羽而歸,梁家傑與陳家洛這個激進組合,勢令公民黨的路線愈走愈激。正如湯家驊所言,新班子全屬力主所謂「五區公投」運動者,預計公民黨未來路線會變得更加偏激。不過,這次在現任領導層全力發功之下,雙方得票差距依然極少,顯示溫和派有一定實力,也得到不少黨員認同,未來兩派的鬥爭將會更加激烈。
公民黨分裂只是時間問題
記得公民黨第一次出現路線之爭,主要還是政策方向的問題,但這次卻是由於「公投」所引發的路線之爭。公社提出的「公投」議題,直接挑戰基本法,挑戰中央,是一個極大的政策取向轉變,由溫和專業到激進抗爭。這種改變引起黨內不少資深黨員的不滿,最明顯當然是創黨會員湯家驊一直反對「公投」,一方面顯示他對「公投」的反感,同時他的看法相信在黨內有不少黨員支持,反映了相當部分黨員的聲音,是一股不容忽視的力量。現在「公投」已證明失敗,但余若薇既無認錯,又沒有改變激進路線,反而要扶植梁家傑、陳家洛這類激進派代表接掌黨務,反映領導層從來沒有反省錯誤,也沒有回應不少黨員重回理性溝通之路的訴求,鐵了心將公民黨改弦易轍,這令黨內人士更加不滿。雖然這次在多名黨內大佬力保下壓住了反對聲音,但如果再不檢討,黨內分裂只是時間的問題,公民黨勢將遭受另一次的衝擊。
自從「公投」一役,公民黨流失了大量中間支持者,又吸納不到激進支持者,變成兩面不是人,足顯激進派提出參與「公投」是不折不扣的餿主意。綜觀「公投」結果,公民黨在多個原有的鐵票中產區,得票不增反減,說明中產選民不支持公民黨轉趨激進。同時,預期能夠吸納到的青年激進支持者,最終都歸入到更激的社民連。公民黨白忙了一場,反而引發了黨內嚴重的派系鬥爭,隨時導致公民黨另一次大分裂。一切的因由都是源於余若薇當日誤聽人言,參加「公投」,導致公民黨今日陷入如此田地,只能悔不當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