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2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育量化寬鬆政策的網羅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2]     我要評論

祝越山 獅子山學會

 近期有報道指出,雖然近年香港年輕人的教育程度上升,然而工資水平卻不升反跌。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字,在1996和2001年,15至19歲組別的工資中位數為6,000元,直至06和09年,有關數據降至5,000元;20至24歲組別的工資中位數亦由1996和2001年的8,000元,降至09年的7,500元。相反,25至29歲和30歲以上組別的工資中位數一直平穩維持在1萬元和1.1萬元水平。另外,25至29歲年齡組別擁有第一個學位的比例高達20%。

 筆者一向不盲目相信教育可以致富的言論,特別是在香港這個「教育量化寬鬆政策」的年代,大學畢業生手上的「沙紙」愈來愈不值錢,數字正好反映了這一個現實。香港大學數目由1990年的2間,到1999年變成8間,再於2006年增至9間。在短短20年間,大學的數目增加了7間,增幅為350%。筆者在此作一個極為粗略的假設,香港大學畢業生的數目亦同時增長了350%,但香港的經濟在這20年間的增長,又是否可以完全吸納這些新增的大學畢業生呢?

 當大學生的數目多了,而市場上對大學生的需求又沒有同步增長的話,一個可預見的情況就是大學生將開始擔當比以前低級的工作,工資中位數當然也隨之而下調。另一個問題就是,當大學學位的學額多了,能進入大學的學生的比率也提高了,筆者沒有精確的數字,但估計以前可能只有0.1%的學生最終能入讀大學,今天可能已經增至10%,以前0.1%當然比今天的10%精英得多。大學生的平均水平下降就變成不可避免的事情。如此一來,大學生的入職水平必然下降,到最後就出了這樣的結果,量化寬鬆必然導致貶值的道理,在職場也可以同樣應用。

 到最後,那0.1%的精英因為量化寬鬆的緣故,無法被分別出來,入職水平下降;那9.9%的同學就白花三年光陰外加十多萬學費,才走到前人同樣的位置;最後那90%就更是可憐,連一張沙紙也沒有,被迫讀副學士、或是讀其他不實用的課程,希望不用白白的在職場上被打壓,卻也是徒勞無功;全部人都落在教育量化寬鬆政策的網羅中,被迫玩這樣的一個殘酷遊戲。

 同日,香港大學公佈一個民意調查,九成年輕人表示相信持續進修有助晉升。筆者相信並非他們無知,反而是他們明白雖然要付上光陰、金錢,但活在量化寬鬆的時候,跟隨量化寬鬆的路是唯一的活路。可憐莘莘學子,就這樣賠上了一生最寶貴的青春。香港政府又何時才醒覺呢?

相關新聞
縱論香江:M型香港的扶貧大計不能再延誤 (2011-01-12)
廿四味:《蘋果》藉責難司徒華反政改 (2011-01-12)
炒樓重藥應考慮用家 (2011-01-12)
陳家洛險勝凸顯公民黨內鬥激烈 (2011-01-12)
網民怒斥黎智英惡意中傷李嘉誠 (2011-01-12)
申亞的文化衝擊 (2011-01-12)
緊抓機遇融入國家主體經濟發展 (2011-01-12)
教育量化寬鬆政策的網羅 (2011-01-12)
指點江山:建制派選舉戰略和政綱必須與時俱進 (2011-01-11)
廿四味:司徒華始終鄙屑黃毓民人格 (2011-01-11)
來論:頻頻惡意中傷李嘉誠 黎智英無恥之極 (2011-01-11)
跳出「西九」總裁招聘怪圈 (2011-01-11)
西方走廊:美國變當今瘟神禍及全球 (2011-01-11)
網民斥王丹欲蓋彌彰 (2011-01-11)
改革政策設全民養老金 (2011-01-11)
來論:港人所不知道的王丹的另一面 (2011-01-10)
廿四味:黃毓民趕盡殺絕 陶君行另起爐灶 (2011-01-10)
中國經濟政策趨穩具有積極意義 (2011-01-10)
田園快語:減廢刻不容緩 支援環保產業 (2011-01-10)
止戈為武:未經證實的消息傳遞的真實信息 (2011-01-10)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