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林鄭月娥(左)表示,雷生春是首次有私人歷史建築物以無償方式捐贈予港府,可起示範作用。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譚靜雯) 擁有80年歷史的一級歷史建築雷生春,將由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活化為中醫藥保健中心,料最快明年4月落成啟用。雷生春坐落於深水埗鬧市,噪音及空氣污染問題嚴重,浸大計劃在不影響建築物的外觀,於「騎樓」安裝10毫米厚的強化玻璃,提供一個寧靜環境供病人候診,浸大強調玻璃屬可還原設計,安裝後不會破壞建築物。
活化啟動禮昨舉行
雷生春樓高4層屬典型唐樓,由九龍汽車有限公司創辦人之一雷亮於1931年建成,建築物底層原本為跌打藥店,上層則為雷氏家族住所。浸會大學將斥資2,660萬元進行復修、改裝及鞏固等工程,將雷生春活化為中醫藥保健中心,並於昨日舉行活化項目啟動禮。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今次是首次有私人歷史建築物,以無償方式捐贈予港府,認為可起示範作用。
現年77歲的雷氏家族代表雷中元亦說,2003年家族決定將雷生春捐贈予政府,是期望建築物可以保存下去,以及繼續懸壺濟世,造福市民。
浸大中醫藥學院院長劉良表示,雷生春活化後將「變身」為中醫藥保健中心,提供內科、骨傷、跌打、推拿及針灸等服務,料診金約為100元至150元。他說,地下為涼茶舖及售賣中成藥;1樓則為接待處,並善用騎樓作為候診室及展覽廳;2、3樓為針灸治療室和骨傷跌打治療室等;天台則為中藥苗圃,料每年吸引13萬人次使用。他又說,未來亦會於周末提供義診服務,預留20%診症名額,替有需要人士如長者及低收入人士免費診症。
騎樓裝強化玻璃隔音
而雷生春位於荔枝角道及塘尾道交界,噪音及空氣污染問題嚴重。浸大物業處處長林朗秋表示,為提供一個寧靜環境供病人候診,將在不影響建築物的外觀,於「騎樓」安裝可還原的強化玻璃;該玻璃透光率高,在街上望入雷生春,不會影響外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