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高敬德 全國政協教科文衛體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 香港中華文化總會會長 香港與內地投資商務促進會會長
施祥鵬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首席顧問
導言:在中央「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戰略中,作為中部大省的湖北被寄予厚望。2007年冬,思想解放、善於開拓、作風務實、極具魄力的李鴻忠從廣東調任湖北,先後出任省長和省委書記。近年來,湖北的經濟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狀態。2010年,湖北GDP、固定資產投資額和進出口總額增長速度等多項指標,均居中部地區第一。李鴻忠表示:「當前,湖北跨越式發展大勢已成、條件具備,跨越式發展已成滿弓之箭,已現預發之勢。」穩健開明、處事果斷、經驗豐富的湖北省省長王國生也指出,「湖北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扎實、文化底蘊深厚、科教人才富集、生態環境優美,這些突出的優勢,為轉型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現在,湖北正鬥志高昂、熱情飽滿地推進中部崛起的發展戰略,以實現更大、更高質量、更加精彩的「跨越式」發展。
一、湖北:跨越式發展大勢已成
湖北乃荊楚之地,匯聚靈秀之氣,文化底蘊深厚,而且擁有鋼鐵、汽車等重工業基礎。但一向受制於地處內陸的影響,尤其是市場觀念、開放意識有待加強,經濟社會發展受到制約,發展成效並不突出。2005年8月,胡錦濤總書記在湖北考察工作時提出,要把湖北建成促進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今年5月胡錦濤總書記再次親臨湖北視察,又再提出殷切希望,要求湖北加快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重要戰略支點。中央賦予湖北的歷史使命,也是湖北得天獨厚的戰略機遇。身為湖北省委書記的李鴻忠強調:「我們要牢記胡總書記的殷切囑托,進一步提高對支點建設戰略性、重要性、全局性的認識,把中央對湖北的激勵、鼓勵和鞭策化為強大動力,以不斷增強的綜合實力切實擔當起支點的重任,樹立支點的形象,不辜負中央的期望和重托。」
2007年冬,李鴻忠從廣東調任湖北。他一針見血地指出,湖北與沿海發達地區的差距,表面上看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差距,深層次原因則是思想觀念方面的差距。李鴻忠具有在中央部委和地方工作的豐富經歷。曾在廣東摸爬滾打近20年,並在「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的深圳擔任過市長、市委書記等職務。其在深圳主政的表現被外界評價為思想解放、作風硬朗。自李鴻忠調到湖北以來的3年裡,湖北的經濟一直處於高速發展狀態。在此期間,湖北GDP2008年躍上萬億元、2010年躍上1.5萬億元,增長幅度都保持在13.2%以上,2010年更是以14.8%的新高在全國排第七位。2010年,湖北的多項經濟指標均居中部地區第一。經過近年的快速發展,湖北已經逐步改變了與沿海地區在交通區位優勢方面存在的差距。在交通基礎設施等硬體條件上不遜於沿海,甚至在某些資源的配置方面還優於沿海。
由江蘇調到湖北出任省長的王國生,與李鴻忠一樣年富力強,也是長期在沿海發達省份工作,觀念先進。他也強調,實施湖北中部崛起戰略必須有敢想敢幹的拚搏精神,必須靠改革創新增活力添動力,必須不斷優化發展環境。要用「創業、創新、創優」的精神,全面推進湖北的全方面建設。
面對「十二五」,湖北繼續依靠以建設中部地區支點的戰略思想為指導,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又提出了新的目標和理念。李鴻忠提出:「湖北當前發展面臨著加速度效應、爆發效應和機遇效應,在經濟總量上,『十二五』需實現從15,000億元向25,000億元的跨越,但更重要的跨越轉變需體現在『質』上。湖北的經濟發展處於工業化中級階段,但是發展標準必須按照科學發展觀實現一步到位,在節能減排、生態立省等方面嚴格要求,順利實現質的跨越。」
二、武漢:努力建設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
武漢是湖北省的首府,也是湖北的優勢所在。湖北要建設成為中部崛起的戰略支點,實現跨越式發展,武漢具有無可替代的帶動和引領作用。2010年3月,中央批覆武漢新一輪城市總體規劃,在全國發展佈局中的功能定位中,武漢由以往的「中國中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上升為「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十一五」期間,武漢的競爭優勢在中部逐步顯現,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越3,000億元、4,000億元、5,000億元三大台階,一舉回到國內城市第一方陣,去年經濟總量在中部地區成為唯一超過5,000億元的城市。面對喜人的成績,開明睿智、作風扎實的市委書記阮成發清醒地指出,「武漢要建設成為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乃至國家中心城市,既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賦予武漢的重要使命,也是時代的要求、人民的期盼。」武漢市將著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等多個方面,努力實現由中部地區中心城市向國家中心城市的跨越。
瞄準國家中心城市定位的武漢,如今正處於大規模建設中,5,000多個建設工地遍佈全市。幹練穩重、多謀善斷的市長唐良智表示,現在政府面臨的最大考驗,是提升城市的管理水平。他表示,在回歸國家中心城市的征途當中,要促進經濟長期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提高市民生活幸福指數,「未來的武漢將成為一座宜居城市,武漢的經濟發展要成為綠色的GDP,幸福的GDP。」
三、荊州:文化名城和長江沿岸明星城市
荊州市是湖北省的地級市,地處荊楚要衝,是影響深遠的楚文化和三國文化的主要發祥地,被評為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荊州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荊州在制定「十二五」規劃時,提出建設「中國鉀都」、「文化楚都」、「淡水漁都」、打造湖北長江經濟帶「鋼腰」等戰略目標。精通經濟、穩健務實的市委書記李新華表示,「當前荊州全市上下要形成一股優化投資環境,抓發展、謀發展的氛圍,經過一段時間努力,爭取將荊州打造成全省最優投資發展環境的城市。」
在現有較好基礎上,荊州正把握湖北深入推進長江經濟帶新一輪開放開發等一系列重大發展機遇,樹立復興大荊州的雄心壯志,努力把荊州建設成為江漢平原的中心城市和長江沿岸的明星城市。銳意進取、真抓實幹的市長李建明也信心十足地指出:「只要荊州圍繞跨越發展目標,緊緊圍繞構築大交通、培植大產業 、建設大城市這三大戰略,不斷推進大發展、大建設、大開放,荊州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
四、鄂港合作相互提升綜合競爭力
多年來,香港一直是湖北最大的經貿合作夥伴。鄂港兩地的合作在內地省份中當屬典範,湖北連續9年每年在香港舉辦「鄂港經貿洽談會」,一度在港掀起「荊楚旋風」。李鴻忠長期在廣東工作的經歷,在香港工商界擁有深厚人脈和極高聲望。主政湖北後,他曾兩度率省政府代表團赴港招商,得到香港各界熱烈呼應,更吸引大批珠三角港資企業在產業轉移大背景下北上湖北,引進一批與港口、地鐵、酒店管理等相關的大項目。
湖北「十二五」要實現科學發展、跨越式發展,向胡總書記寄予湖北的戰略定位邁進;解放思想、實現體制機制創新、提升軟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是實現這一戰略目標的關鍵。李鴻忠形象地將香港比喻為一個既能向湖北提供投資和項目,又能為其帶來市場化理念和體制機制等軟要素的「寶葫蘆」。他強調:「除了希望從香港得到更多源源不斷的投資,湖北更要在市場意識、市場機制、市場理念等方面借鑑香港的成熟經驗。」
隨著CEPA的持續深化落實,必將進一步增進鄂港兩地政府和工貿、金融、法律、旅遊等業界之間的相互了解,推進兩地在金融、物流、中介服務、發展中小企業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把香港已經成熟的經驗、知識和運作應用於湖北;湖北通過引進香港服務業,全面提升產業層次,提升制度環境,為廣大市場的交易和企業產業升級服務,把鄂港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