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中的vermin是甚麼意思呢?它解作害蟲,跟insect類似,但更強調是有害的。一個人突然發覺自己變成了一隻可怕的害蟲,會是甚麼模樣呢?20世紀一個極著名的中篇小說(novella)便以此為題材,名叫《變形記》(The Metamorphosis),作者是在布拉格(Prague)出生的卡夫卡(Franz Kafka,1883-1924)。當時的布拉格屬於波希米亞(Bohemia),是奧匈帝國(Austro-Hungarian Empire)的一部分。
作者思想 舉世聞名
卡夫卡雖由雙親撫育長大,但與父親關係惡劣;雖是猶太人,卻對猶太教沒有多大感情;雖生活在捷克語(Czech)的地區,卻寧願說德語,作品也以德文寫成;雖熱愛文學,卻在大學攻讀法律。這一切一切,都令卡夫卡成為一個與周遭世界格格不入的人,他的作品便經常流露這種思想:主人公的遭遇和所處的環境大多是混亂而可怕的。事實上,卡夫卡在這方面已自成一格,舉世聞名,因而英文已有Kafkaesque(讀如kafka-ESK)這個常見形容詞,意思便是卡夫卡式的、混亂而可怕的。
故事起首 化身害蟲
《變形記》開首第一句,在沒有任何先兆下,便直接描述任職銷售代表的主人公格里高爾.薩姆莎(Gregor Samsa)早上醒來時的驚人發現:One morning, when Gregor Samsa woke from troubled dreams, he found himself transformed in his bed into a horrible vermin(某天早上,格里高爾.薩姆莎從噩夢中醒來,發覺自己在宝上變成了一隻可怕的害蟲)。是否很引人入勝呢?
接下來,故事便敘述他如何自處,家人又如何應付,當中很多情節看似瑣碎,有些更十分無聊,如何解讀一直眾說紛紜。
父親握拳 充滿敵意
但有一些很自然讓人想起卡夫卡的個人遭遇,例如Gregor的父親也是一個對他不友善的人,小說這樣描述Gregor走出房間後父親的反應:His father looked hostile, and clenched his fists as if wanting to knock Gregor back into his room(他父親顯得充滿敵意,並捏緊拳頭,好像想揮拳把格里高爾打回自己的房間似的)。
猜猜結局是怎麼樣?原來Gregor愈來愈感到家人嫌棄他,不想他留在家中,於是他最後便自己死去了。父母和妹妹的反應是:the three of them left the flat together ... they discussed their prospects and found that on closer examination they were not at all bad(他們3人一起離開公寓……他們展望未來,細想後,發覺自己的境況並不太壞)。是否十分Kafkaesque? ■余 功
逢周五見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