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2月15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反對派玩「街頭初選」四圖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12-15]     我要評論

徐 庶

 反對派捆綁起來,搞出所謂特首候選人初選機制的「街頭電腦初選」,說要在全港十八區設六十個街頭投票站,為反對派「選」出一位代表角逐特首云云。行政長官選舉已由《基本法》作出規定,由選舉委員會選舉產生,反對派另搞一套,製造虛假的民意,挑戰《基本法》規定制度,是另有居心。

製造政治議題 借機自抬身價

 在這套「街頭電腦初選」的機制下,所謂不須事先作選民登記,「選民」只須向反對派的義工出示身份證便可「投票」,「選民」將可以在不同票站、不同時段任意重複投票,這種撒豆成兵的遊戲可信性不問可知,其公信力很低。

 反對派此舉是要記錄個人身份證資料,反對派掌握了市民的身份證資料之後,怎樣使用,怎樣保證不會流失和轉移給別人,都沒有保障,隨時成為反對派的選舉工程資料。市民更不能將個人資料隨手交予反對派,表面作初選之用,實際卻成了反對派的另一個選民工程名冊,他掌握你的身份證號碼,就可弄虛作假,搬遷你的地址,作為抹黑對手和選舉制度之用。市民會不會這麼傻瓜,自動獻身交出自己的身份證,去進行所謂「街頭初選」之用,實在是一個大疑問。所以,楊森也估計參加「街頭初選」的人很少,大約只有一萬六千人而已。有何代表性呢?

 就是從選民資料的保安角度考慮,不少騙徒都會利用他人的身份證號碼去進行申請信用卡、貸款、作為擔保人、領取支票簿、或者洗黑錢的犯罪勾當,層出不窮。所以身份證的號碼資料隨便給予陌生人,後果可大可小。市民根本不會參加這麼危險的遊戲。注定這種「街頭初選」參加者寥寥可數。

 反對派作為「街頭初選」的設計者,其實低估香港市民的智慧,也漠視民意調查指出何俊仁根本不可能當選的結果。何俊仁說,如果他參選,就可以通過言論制衡兩個候選人云云,連三歲小孩子也不會相信。何俊仁還沒有報名參選,他已經不斷抹黑其他候選人,無聊謾罵無日無之,說明不用參選,他們也有謾罵之機會。他們的真正動機是製造一場與行政長官一起競爭、電視辯論,製造話題,抬高自己,為參加明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製造宣傳攻勢,利用選舉特首的平台製造選舉議題,先入為主,搶先賣廣告。特首的選舉經費高達千多萬元,比參選立法會議員高得多,可以在運用經費上大佔便宜,製造不公平。

挑戰選舉制度 配合美國圍堵

 既然民意認為何俊仁不可能當選特首,他們仍要煞有介事進行一系列初選活動,究竟為了什麼?第一,為洗刷區議會選舉的失敗,轉移公眾視線,製造新的熱點。第二,預先炒熱了所謂「爭取一人一票選舉」的題目,為明年9月的立法會選舉造勢,爭取曝光,搶先宣傳。第三,民主黨要做反對派的龍頭大哥,民協也要出位,於是借參選自抬身價。第四,以「街頭初選」向美國駐港總領事獻媚,證明他們敢於挑戰《基本法》和香港憲制。事實上,策動「初選」挑戰選舉制度,是美國人分化中國的一大武器,美國人高度重視。雖然年初的「紫荊花革命」沒有搞成功,但是可以使用「街頭電腦投票」作為補數。

 美國在金融海嘯之後,實力大幅度衰落,為了填補十四萬三千億美元的債務「黑洞」,難以再增加軍費,美國乃採取支援對手反對派的手法,大搞冷戰,大搞「反共恐共」宣傳,從內部分化中國,遏制中國崛起。利用香港影響內地,抹黑「一國兩制」,再將有關選舉制度變為美國人喜歡的模式,以利美國代理人上台,成為其奪權的一個策略,希拉里最近到處發表談話,干預俄羅斯、敘利亞、緬甸的選舉,美國駐港總領事楊甦棣公開談論干預行政長官選舉,絕非偶然,反對派這個時候投懷送抱,以「街頭初選」挑戰選舉委員會制度,就是配合美國向全球輸出「民主革命」的攻勢。

相關新聞
頂天立地:成名—西方訓練出來的「惡犬」 (2011-12-15)
縱論香港:彭清華談話意涵高遠 (2011-12-15)
龍聲飛揚:錢學森對青年的啟迪影響深遠 (2011-12-15)
外交視角:中國資深外交官、前駐荷蘭、匈牙利大使朱祖壽:堅持和平發展理念 以不變應萬變 (2011-12-15) (圖)
中國日報:36條陸續有來 (2011-12-15)
反對派玩「街頭初選」四圖謀 (2011-12-15)
談「韜光養晦」 (2011-12-15)
志強時評:彭清華解讀加深港人對「挺港36條」認識 (2011-12-14)
公民黨潛水策略暫避風頭 (2011-12-14)
《蘋果日報》造假 反中反昏了腦 (2011-12-14)
廉署應徹查張達明虛報住址案 (2011-12-14)
外交視角:中國如何應對當前國際形勢帶來的挑戰 (2011-12-14)
西方走廊:美國在德班會議變「過街老鼠」 (2011-12-14)
《蘋果日報》借簡體字路牌挑撥兩地關係 (2011-12-13)
中東動盪政局中的新變化 (2011-12-13)
政經多面體:香港目前不會放鬆壓抑樓市措施 (2011-12-13)
冷眼向洋:從杜馬選舉結果看俄羅斯動向 (2011-12-13)
必須遏止內地孕婦衝急症室 (2011-12-13)
來論:「港版麥卡錫主義」鬧劇不得人心 (2011-12-13)
指點江山:批評成名的文章踩了誰的痛腳? (2011-12-12)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