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中國區全球市場業務主席 李晶
在中國實行經濟改革的30年中,由於內陸省份較為貧窮的農村人口大量湧入沿海地區尋找更高收入的工作,導致內地人口流動大幅增長。儘管在城市工作讓許多外來務工家庭脫離貧困,但這些人員的農村戶口常常限制他們享有醫療、退休金及子女免費義務教育等社會福利。很多人認為這些不利因素導致了他們的預防性儲蓄的增長,因此抑制了這一人群的家庭消費。最近數周的幾項政策顯示,戶籍制度改革正在加速進行:
i) 在2月底,國務院發佈的一份關於戶籍改革的通知(制訂日期為一年之前)提出,對於所有縣、縣級市及地級市的農民工及其家庭,如果滿足有關就業、住所及社保供款方面基本標準,可申請登記當地常住戶口。通知亦指出,不得借戶籍制度改革強迫落戶城鎮的農民工放棄自身的宅基地。
ii) 在今年全國人大開幕時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溫家寶總理強調政府將「積極穩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同時還將在今後一年裡深化土地、戶籍登記及公共服務的改革。在去年12月份召開的全國農村工作會議上,溫總理表示將會在2012年制定出台全國土地徵收補償條例。
iii) 在全國人大會議期間,中國公安部副部長透露,公安部正在起草全國性的居住證管理辦法,目前已形成草案,正在徵求各方意見,並將於年內報國務院審定。國家發改委的一名高級官員也表示,中國應建立成本分攤機制,讓城市的農民工平等享受社會福利和公共服務。
關注龐大群體由儲蓄轉消費
政府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及推動農民工收入增長的政策,引發人們思考一個問題:中國的這個龐大群體會否因此將由儲蓄轉為消費,以及戶籍制度的改革可能對消費帶來的影響。在本報告中,我們嘗試通過分析中國農民工人口統計特徵方面的最新調查結果來解答這個問題,並思考中國的戶籍改革計劃將會對農民工消費的影響。
現今的大部分農民工均為1980年後出生的一代人(「80後」)。現今,約60%的內陸省份農民工均在1980年後出生,與之前的一代人不同,他們只擁有極少甚至根本沒有任何農活的經驗,並且很可能繼續呆在城市。根據最近的調查,這些較為年輕的農民工中有四分之三並不打算回到老家。
然而,由於沒有城市戶口,他們通常無法享有醫療補貼、經濟適用房、令子女獲得更好教育以及其他社會福利。儘管許多城市的常住戶口門檻已經降低,但大部分農村居民仍然極不情願放棄自己的宅基地。
政府領導人不斷發出戶籍改革新措施的信號。儘管居住戶口及農民工福利的新措施可能會在未來一年出台,但我們認為戶籍改革如同農村土地產權改革一樣,可能會是一個長期而複雜的過程。許多地方已進行的戶籍改革嘗試呈現出很大的差異,然而,中央政府青睞的方法似乎是在全國範圍內實行居住證制度,逐漸將社會福利權益與居民的戶籍脫u。中國內陸中小型城市的推行步伐將會較快,隨著製造業逐漸向中部地區轉移,這些城市湧入的農民工比例不斷增加。
城鄉收入差距的縮小將為拉動內需提供支持。政府加快城市化進程、改善農民工社會福利及降低收入差距的努力將令以下三個領域受惠最大:i) 大眾市場消費,特別是耐用品、基本服務及高端必需消費品(如乳製品);ii) 醫療開支的穩步增長將令整個行業受益;iii) 現代化農業的發展將成為促進農村增長的核心要素,今年有關農業政策的文件中特別強調了農業技術(尤其是種子方面) 的發展。 (二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