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李姨在自己房中可以隨時欣賞到園中的風景。香港文匯報東莞傳真
香港社會競爭激烈,生活成本高,不知從何時起,長壽也成了一種風險。但若能未雨綢繆,要安享晚年也並非不可能。人稱李姨的李仙琪,一生勤儉,憑藉後天努力過上了好日子,更早早為晚年生活打算。如今,已年屆90的她,雖然沒有退休金,卻能在東莞的護老院裡安享晚年,衣食無憂,即便活到120歲也毋須為自己的養老資金發愁。她的故事,堪稱成功的香港長者養老的範本。
14歲打工養家吃盡苦
李姨有此晚景,跟她的聰明、優雅、勤勞和堅強不無關係。同所有那一代的香港人一樣,李姨經歷過戰亂、恐懼和物質的極端匱乏。李姨說,1936年前後,「日本仔」打到來香港時,父親找不到事做,自己也沒書讀了,為了供妹妹讀書,她14歲就出來做事。最艱難的時候,她接了三份活回家做,車鞋面、車童裝,每天6點起床,趕工到凌晨兩點。
後來,經朋友介紹,李姨認識了中山大學法律系畢業的張天淦。張比她大15歲,文化水平差異也極大,但張非常欣賞李姨的聰明美麗,對她發起了狂熱的追求。婚後,由於戰亂不穩定,他空有滿腹才華卻找不到工作,李姨仍起早貪黑地做工,一直做到31歲。
中年守寡嫁女變獨居
解放後,丈夫找到了教書的工作,一家人經濟環境逐漸寬裕,但兩口子日子一直過得很節儉。在上世紀60年代,兩人先後買下兩套房子自住和出租。「可惜先生去世得早」,李姨說,女兒出嫁後,她就一直獨居。雖然身體一直都比較硬朗,自己能照顧自己,不過有一次在家猛然頭暈,身邊一個人都沒有,使她感到老人獨居始終太危險。聽說東莞有一個護老院很舒服,住的全是香港人,於是趁來東莞旅遊時,試住3晚,就做了決定。
試住東莞精裝護老院
現在,李姨住的護老院仿照酒店結構,每個老人一間公寓,配有洗手間、衣櫥。李姨的房間不到十平方米,雖小卻舒適。靠牆是一張單人床,鋪著柔軟的棉被和淡粉色的床單;床頭一張梳妝台,台上貼著五六張親人的合影,照片中妹妹戴著金邊眼鏡,衣著考究,一家人笑瞇瞇地看著李姨;臨窗放著小圓桌和舒適的靠椅,李姨常常坐在窗邊喝下午茶,玩牌,看風景。
李姨把在東莞的生活形容為「看世界」。 護老院靠山面湖,每天早晨,李姨都要上山去散步,回來之後去餐廳吃早餐、飲早茶,每日4頓。要是餐廳飯菜不合口味,她就約其他院友一同去外面街上吃。「上午看看報紙,下午與其他阿姨打打麻將,有活動時唱唱歌,上台搞表演。什麼都不用做,在這裡看世界,享清福。」李姨笑呵呵地說。李姨愛唱歌,記者曾聽得她在活動中心登台,一人分飾男女兩角演唱一曲《分飛燕》,粵曲味十足,堪稱「魅力長者」。
費用廉宜生活極愜意
「人人都誇我選這裡養老有眼光。」李姨對自己的選擇不無得意。李姨曾考察過香港的養老院,「都是七八人住一間,又小又擠,不方便不說,還總有股臭哄哄的氣味,服務也不好」。即便這樣,每月收費卻高達7千至1萬元。愛乾淨、愛美又自尊心強的李姨連說「無法接受」。「這裡只要三四千,具體房間的面積,要不要專門護工,衣食住行全都不用操心。」
從2005年入住以來,李姨已經完全習慣了這裡的生活。安享晚年的李姨,感到十分滿足。由於每天散步,保養得當,以前勞動落下肩周痛的毛病,也不知不覺好了。
港獨居表姑猝死感淒涼
李姨說,她有一位表姑姐在香港獨居。有一陣寫給她的信半個月都沒有回,打電話也沒有人接,特地回港去看望她,發現表姑姐竟然什麼都沒穿,在家裡過世了,身體已經發臭了都沒人知道,還是李姨報警,請人處理的。「太淒涼了,老人獨居不好」。
■記者 肖郎平、實習記者 陳淑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