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朗天
《寒戰》成功取下公眾關注橋頭堡,大家都拿它和《無間道》相比,陸劍青和梁樂民是否下一個麥兆輝、莊文強也許並非重點,而是它的「成功」,與近年別的新導演的冒起,有甚麼異同之處。
人們一度嗟嘆香港電影界青黃不接,香港電影市道下滑部分與此有關。然而,也早有人指出,本地並不缺乏創作的年輕人,只是市場萎縮下,片主不敢冒險試新,舊人也牢牢掌握資源,不肯放手交棒。
2009年之後,電影熱錢湧入中國,年輕人開戲容易了,不過片不再是拍給香港人看,而是面朝兩岸三地、大中華市場,香港電影新秀面對的競爭對手也跨越了本地,觸覺夠敏銳,反應夠快的也感受到,立即行動。
電影拍攝製作需時,行內的現象往往需要一、兩年時間才在觀眾層面反映出來。例如海外華人一直為華語片圈提供人才選擇。以前往往限於獨立製作,近年工業電影監製也裝備了慧眼,不斷向海外吸納,像來自紐約,拍出《天堂口》(2007)和《愛出色》(2010)的陳奕利,惹來不少希望和失望的聲音;將有新片《紮職》上映的澳洲幫陳翊恆,較早前更因事先張揚的大作《天馬行凶》(號稱斥資一千二百萬港元拍成)變了《第6誡》,一度成為行內熱門話題的焦點人物。
有看過《第6誡》的觀眾都會對片末特長的幕後字幕印象深刻,因為該片一共有三組導演,陳翊恆是第一組,胡學林是第二組,劉健平、許樹寧任第三組。胡學林之前有一部由成龍監製的作品《分手達人》(2011)在國內上映過。而劉、許二人的前作則是《算吧啦!老豆》(2011)。
新人不是沒有機會,而是——他們是否真能在那些機會拍到真正屬於他們,真正有新意的作品。《明媚時光》(2010)導演翁子光據說便是因為不肯在劇本上讓步而無法完成新作的融資。
《寒戰》是否真的拍出新意?當中有多少妥協與堅持,這也許才是有心人關心的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