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松 資深教育工作者
國教不成科,人們轉而希望中史成為必修科。足見中史教學對推動國民教育的重要作用。
即使國教成科,中史教學也要加強。因為認識國情,必須了解國家的歷史。
歷史是過程,「國情」其實是過程中顯示的種種現象。由於歷史具有連貫性和延續性,歷史現象便有來龍去脈和前因後果,顯出歷史的特點。只有將每一種歷史現象視為歷史演變的產物,才能對它有全面、客觀和準確的認識。認識當今的國情,尤其需要了解中國歷史,特別是近代史,其中的建國史(1949年後到今天)應成為重點。今天國家的種種成就和缺陷,大都具有歷史淵源,對此有所掌握,當能對這些成就和缺陷的產生原因、性質與影響力以及今後的變化作出判斷。由此可見,充分認識國家的歷史,大有助於深入認識國情。中史之所以要成為必修科,就是因為這可以讓學生掌握足夠的歷史知識,以便對國情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歷史長河貫穿古今,橫越時空。首先要對它有一個總體、概括的認識,從古代史到近代史,都要學習。不過要分主次。鑑於近代史與當代的關係較為密切,教學上且側重於近代史。厚今薄古的史學原則,大體上是正確的。
如果中史成為必修科,在高中階段施教,效果較佳。學習歷史,並非只求了解或背誦某些史實,而是理解歷史現象的本質,並且作出分析和判斷,最終達到古為今用的目的。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年齡16到18歲,正是青年時期,又掌握了初中階段的學科知識,在心智上當然比初中生更為成熟,具有較強的是思維和分析能力,在這個基礎上學習中史,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可以融會貫通。
由於學習歷史要從古到今,在初中階段應先學上古史。從三皇五帝到1840年鴉片戰爭,長達數千年,在短短的兩三年內修畢,非精簡教材不可,這還可以增加學習的趣味。有些教師上中一學生的課,多用講故事的形式教授上古史,學生易於吸收,這是好方法。其後逐漸注入「分析」的成分,可使學生循序漸進,提高學習能力。進入高中階段,則以分析為主,由於學習的課題已是近、現代史,可產生最大的效能。
中史成為高中的必修科,每周可上課兩節,而現時每周四、五節課的通識科則可酌減一兩節課,其中有關「中國」的部分,勿與中史科課程重疊,或乾脆把它歸併入中史科內。由於中學文憑試牽引力太大,為了減壓,不把中文科列為該試的必考科目,也順理成章。
若將中史科列為初中的必修科,由於處於少年時期、知識基礎又較為薄弱的初中生對歷史知識的吸收,遠不如高中生,教學效果肯定較低。
綜上所述,可得出如下的結論:(一)中史科教學是國民教育的基本成份,政府及學界對其重要性要有足夠的認識;(二)為了使學生掌握必要的中史知識,特別是中國近、現代史知識,需要讓中史成為中學的必修科;(三)必修科設於高中階段更有實效;(四)在高中設必修科會引起較大的變動。如短期內難以實行,則考慮在初中設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