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淑賢
崇光後面的利苑粥麵,據說因不勝負荷新租金,已於一月廿九日光榮結業。以後一眾銅鑼灣友如有甚麼頭暈身熱,想吃碗白粥,又少了一個價廉物美的選擇。現在流行罵地產霸權,不過現實往往更複雜。先來看看銅鑼灣的「高危」店,即是那些利錢不高但佔據黃金地段的傳統小店。
隨手拈來就有幾家:吃蛇羹和燒味的蛇王二、前身是新釗記的新英記茶餐廳、利園山道的兩三家路邊生果檔、金魚檔和水電舖,如果再找,還有更多。希望不會再聽到這些小店關門的消息。
傳媒總歸咎於業主瘋狂加租,地產霸權。有時的確如此,但也有小店本身就是業主,跟我們一樣是經濟動物,也會善價而沽或選擇收租。比如我家附近有個水電工程店,師傅的阿爸早年留下個靚舖位,開揚寬敞。師傅白天多外勤工作,店裡就只有太太鎮守,舖就是個貨倉,讓街坊買點燈泡電線甚麼的。有時師傅六點多收工,就在門口跟幾個街坊開張摺枱喝啤酒、吃花生「吹水」,或者下象棋。
後來我家一帶興旺起來,各式餐廳進駐,舖位有價,附近的豆腐店、洗衣店、花店紛變為酒舖、日式拉麵店和西餐廳。終於有一天,師傅的水電店也拉上閘,掛起出租的牌子,不久就開了糖水店,然後又變了很潮的懷舊茶餐廳。至於師傅,水電工程還是照做,打個電話就約到,對街坊影響不大。現在買電燈泡就要去超市,買其他的就要跑駱克道。
離水電舖不遠的生果舖也走上同一條路。舖位應是自家的,又賣生果又賣菜,一家人齊齊捱了幾十年。最近生果舖終於拉閘,掛上出租牌子,看來不久又會多一家貴價餐廳,老闆就繼續做交菜給食肆的生意。真的,要賣幾多籮生果才能賺到十萬八萬呢?我們不能怪這些小業主做合理的經濟決定。最奇的是星期天早上,在附近的百佳見到老闆,正買一梳香蕉和三個橙。我們笑他賣了幾十年生果,竟要幫襯超市買生果,真是世界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