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龍聲飛揚:兩宗弒親案促使社會各界反思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22]     我要評論

龍子明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青年交流促進聯會創會主席

 本港連續兩宗弒親案,令人深思本港對青少年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問題或許在於忽視了對青少年的德育教育。讓學生懂得尊敬和愛惜父母,及對父母養育之恩作出反思,是現代德育教育的重要內容。但是,香港社會部分人卻有一種傾向,就是連「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也要反對,大角咀弒親碎屍的疑兇曾積極參加「反國教」運動,對「反國教」運動貽害青少年敲響了警鐘。這應促使社會各界反思,香港社會要不要對青少年進行德育及國民教育?

 本港一連兩天發生令人髮指的逆倫弒殺父母案,不只是兩個家庭的悲哀,而是整個社會的悲哀,令社會各界深思本港對青少年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

 大角咀29歲「宅男」阿亮,涉嫌夥同劏房室友謀殺而且肢解父母,並將父母的頭顱藏於冰箱內而將四肢拋於大海;正當全港為大角咀弒親碎屍案震驚之際,元朗八鄉又發生同樣的倫常血案,涉案兇手同樣是年輕人,同樣是弒父殺母,同樣是邀請朋友充當幫兇,事件中父親當場身亡,母親奄奄一息。連續兩宗弒親案,全港震撼,舉世驚悚。

 據報道,阿亮早年被父母送到澳洲唸書,約十年前回流返港,近年一直處於失業狀態,由於游手好閒,終日躲在家中沉迷於網絡遊戲,被形容是一名「宅男」。阿亮崇拜希特勒,也關心時事,曾積極參加「反國教」運動。而元朗弒親案的兇犯霍某輟學後,也終日躲在家中上網打遊戲,多次被家人斥責不務正業。

「宅男」一族價值觀出現扭曲

 連續兩起弒親案的疑兇都是所謂的「宅男」一族,引發了香港社會對於該類人群的思考。「宅男」一詞源於日本的「御宅族」,是指終日在家並沉溺於網絡世界的年輕人,近年來由於網絡社會不斷發展,「宅男」群體也在不斷地壯大中。

 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師黎定基表示,如「宅男」沉迷於暴力格鬥遊戲,長期受殺戮熏陶,會令其價值觀出現扭曲,會以為傷人或殺人是十分平常之事。當對家人出現不滿情緒後,如未能得以溝通調解,便漸轉化成仇恨,在到達極端程度時,便有可能將現實生活當做虛擬網絡世界,將網上的殺人遊戲變成現實,引爆一個計時炸彈。

 香港家庭及事業發展服務訓練總監司徒漢明表示,連續發生兩宗弒親案已為香港社會敲響了警鐘。他認為由於香港社會長期強調學業成績,家長只關心子女功課,忽略其行為、待人處事及個人道德,令子女易受電視及網上血腥暴力資訊影響,成為暴戾一族。

「反國教」運動貽害青少年

 筆者認為,連續兩起弒親案,除與「宅男」這類人群的特點有關外,更重要的是反映本港的德育存在缺失。尊敬和愛惜父母,不僅是中國文化的重要元素,也是人類的共同價值。孔子說孝道是一種人性,一種自然情愫。西方文化則將孝的內涵滲透在人文文化中。西方人深受亞里士多德《尼可馬克倫理學》的影響,視父母與成長後子女的關係為一種友誼,是一種互惠、互敬、互愛的平等關係。不過,熱愛祖國、尊重人、愛人、孝敬父母、扶助弱小仍是全人類共有的美好品德,也是中西道德共有的內涵。

 德育及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了解和學習中國優秀文化。中國文化強調「百善孝為先」,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讓學生懂得尊敬和愛惜父母,及對父母養育之恩作出反思,也是現代德育重要的內容。但是,香港社會部分人卻有一種傾向,就是連「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也要反對,這對青少年道德人格的成長難免有負面影響。大角咀弒親碎屍的疑兇曾積極參加「反國教」運動,這對「反國教」運動貽害青少年敲響了警鐘。

要不要對青少年進行德育及國民教育?

 2012年6月,教育局出版的「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課程指引說明,本科旨在透過提供持續及有系統的學習經歷,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幫助他們養成良好品德和國民素質,從而豐富生命內涵,確立個人於家庭、社群、國家及世界範疇的身份認同。本科培育學生品德及國民素質,當中包括:培育品德:承傳中華美德,包括仁、義、禮、智;培育普世價值,包括:和平、仁愛、公義、自由、民主、人權、責任感、尊重他人等。本科課程架構建基於五個生活範疇,如在家庭範疇:提高學生作為家庭成員的身份認同,理解個人在家庭的角色,並以關愛、誠懇、互相尊重等價值觀和態度,與家人維繫良好關係,共同面對家庭的轉變和挑戰,促進和諧的家庭生活。

 「德育及國民教育科」從個人、家庭、社群、國家和世界五個範疇,來培育社會接班人,內容相當多元化。但是,在去年的「反國教」風波中,「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被「反國教」的人徹底否定。實際上,香港社會愈來愈政治化和情緒化,已沒有理性討論可言,「德育及國民教育科」早就被嚴重扭曲甚至被妖魔化,已不再是教育問題,而是淪為政治鬥爭工具,甚至被人當成搞亂香港、癱瘓政府的政治炸彈。

 承傳中華美德,尊敬和愛惜父母就是中華美德之一。中華民族的文化建立在家庭的基本道德上,且孝道為社會道德的根本。在中華文化中,儒有孝經,佛有孝論;儒說孝即是禮,佛言孝即是戒;儒以孝為百行之首,佛以孝為至道之宗。民間有詩說:「千両黃金萬両銀,有錢難買父娘身,在堂父母百年稀,生時不孝死徒悲。」

 本港連續兩宗「宅男」弒親案,令人深思本港對青少年的教育出了什麼問題,問題或許在於忽視了對青少年的德育及國民教育,這促使社會各界反思,香港社會要不要對青少年和學生進行德育?

相關新聞
來論:「真普聯」否定基本法規定的程序只會扼殺普選 (2013-03-22)
「潮汕新區」以改革謀突破 開拓發展新局面 (2013-03-22)
龍聲飛揚:兩宗弒親案促使社會各界反思 (2013-03-22)
環球視野:習李新政旗艦正式起航 (2013-03-22)
伊拉克現狀對香港民主發展的警示 (2013-03-22)
來論:顧汝德來港策應「癱瘓中環」 傳達外國勢力插手訊號 (2013-03-21)
志強時評:真普選可以有預選機制 (2013-03-21)
管見集:奶粉出境管制有沒有問題? (2013-03-21)
港台工會的指控有罪名無罪證 (2013-03-21)
港台工會應讀讀公務員守則 (2013-03-21)
反對派「佔領中環」實為反民主行動 (2013-03-21)
來論:「佔領港台」是反對派「癱瘓中環」、「普選奪權」前哨戰 (2013-03-20)
「習李體制」開啟 「中國夢」圓可期 (2013-03-20)
普選辦法不能偏離《基本法》及有關決定 (2013-03-20)
政經多面體:沒有「雙非」 醫藥產業仍有可為 (2013-03-20)
倫常慘劇的省思 (2013-03-20)
沙士十年的省思 (2013-03-20)
來論:施永遠索官與反對派「佔領港台」相互配合 (2013-03-19)
指點江山:「愛國者治港」是中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3-03-19)
《基本法》清楚規定了愛國愛港的客觀標準 (2013-03-19)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