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美芬 關注通識教育聯席會議召集人
拜讀10月14日《教協報》企圖以政治壓力,要求本人道歉,實在萬分無奈。其實,筆者早在9月28日的《再談通識科》、10月12日《訴諸情緒無助通識科討論》講清楚,但教協視而不見。聯席一再強調,我們憂慮的,「並不是泛指通識科老師,更不是指其他科老師。」本人在文中清楚說明聯席「深信大部分通識科老師都是公正、熱心的」,憂慮的是少部分通識科老師利用課堂向中學生鼓吹「佔中」—這一切發言均在報章刊出,白紙黑字,公開查閱。儘管如此,教協仍舊訴諸情緒,不但將聯席的意見上綱上線,抹黑本人的言論為針對所有通識老師,更誇大說聯席在針對全港老師,藉此製造群眾壓力,試圖屈打成招。筆者過往曾就不同議題跟教協合作,但現在教協管理層在「佔中」立場上與聯席意見相左,便將理性討論、言論自由拋諸腦後,使出骯髒政治打壓手段,抹黑本人的觀點,聯席對此深表遺憾!
講道理 不打壓
聯席向來提倡,通識科可自由探討政治議題。我們只是認為,「佔中」等具高度爭議性、行動性的政治事件不應列入必答題。張銳輝羅列其友好的文章以論證他們的觀點,我認為這種方法是可取的。因此,我也在此嘗試羅列一些支持聯席觀點的意見:
一、就在上月,香港通識教育會仿效教協的「佔中」教材,以公民抗命及「佔領中環」為題,舉辦通識科模擬考試,共六百七十三名同學參加,閱卷員是在考評局當評分員的前線教師。是次考試結果:第一,多達48%考生不及格,不少人說出「愛與和平」等宣傳口號,但搞錯基本事實─有人以為「佔中」是為了爭取最低工資,更有人誤會公民抗命合法。第二,在問及考生對公民抗命的立場的題目上,多達45%試卷經兩位老師評分後,出現兩次分數差異大的情況。在另一道作為實驗對照 (control)、純粹資料分析不問立場的題目上,只有約10%試卷出現上述情況。(2013年9月30日《文匯報》A21)
二、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心理學教授侯傑泰指出,「這些在社會上爭辯已久的題目,正反雙方均已提出了大量討論角度、研究或理據,學生難以提出更佳的觀點,於是學生只能鸚鵡學舌,背誦老師或政黨的『標準答案』。」(2013年6月19日《明報》A28)
三、香港通識教育會副主席黃家樑認為,「依筆者觀察,通識科極可能已踏上『政治審查』和『政治宣傳』的方向,各方務必注意,否則自毀長城。」 (2013年9月9日《文匯報》A47) 他又在另文《憑誰來定通識卷優劣》指出,「評分準則難以掌握」(2013年5月24日《大公報》A30)
四、香港通識教育會羅國潤老師亦同意,「通識科是必修科,其成績影響學生的升讀大學以至未來的前途。因此,有關評卷的問題引起教師、家長和學生的疑慮是可以理解的。」(2011年9月16日《大公報》A29)
一直以來,聯席與不同意見者都是筆戰,不會大喊大罵,沒有進行什麼政治行動,遊行示威之類。聯席亦沒有邀請其他政黨政團加入,為的是讓這場討論可以更加理性,講道理,讓不同意見者好好討論,縱使我們無法說服對方。
可是,教協的管理層卻容不下不同意見,以斷章取義、以偏概全的打擊手段抹黑聯席是針對全港所有老師,企圖大搞政治行動,利用自己的龐大資源,抹黑我們一個小小的聯席對通識科的意見,教協胸襟何在?《教協報》以文革式手段,扼殺與他們不同的意見,是否要製造白色恐怖,讓不同意見者寒慄?教育界不可能再有理性辯論嗎?
寧要打壓 不要討論?
考評局是公營機構,公眾對其進行監督是我們的職責。筆者作為立法會議員,協助家長代表與考評局代表見面,討論如何改善通識科的教學與評核制度問題,理所當然。
其實,坊間一直有改善通識科的聲音。今年初,「明愛關注新高中學制青年小組」訪問一千四百多名同學,63%受訪者「不信服通識科的考核準則」,擔心評核主觀 (2013年7月21日《公教報》)。筆者自2009年起接獲的家長們的求助,乃至最近過千名家長的聯署,亦是表達同樣憂慮。筆者為民喉舌,個人榮辱事小,但受眾對通識科的憂慮是實實在在的。日前,某大型收費補習社的通識科模擬考試就出了「佔中」,教協領導們可否知道家長、同學的徬徨?
聯席不像教協,有資源、有組織,更有自己的報紙。一直以來,聯席主要靠寫文章,推動社會對通識科存在的不足進行討論。儘管困難重重,聯席總算在新學制中期檢討展開前,清楚表達了廣大受眾的意見,為的是不負家長們、同學們的託付。不少家長反問,為何只有我梁美芬聽到他們的憂慮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