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河 原全國政協委員
舉世矚目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勝利閉幕,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成立了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標誌着中國的改革邁入嶄新的時代,推動改革從集中在經濟層面走向全面綜合。全會設立了國家安全委員會,確立以制度反腐回應民眾最關切問題,建立更開放的體系,促進中國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全面持續健康發展。我由衷地擁護和支持三中全會所作的英明決定,堅信以習近平為總書記的新一代領導人必將戰勝改革中的複雜困難和艱巨挑戰,帶領全國人民走向更加富庶的生活,也將為香港的繁榮穩定和發展增添巨大動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指日可待。
一、全面綜合改革 創造新奇蹟
35年前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國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令世人驚嘆的巨大成就。經過35年的時間,改革已經到「深水區」和攻堅期,面臨重大阻力和挑戰,極其需要一個全面的、系統的改革方案,才能取得新的突破,創造新的發展奇跡。以往三中全會的改革,主要集中在經濟領域,此次三中全會確定的改革,具有全面推進的特點,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的改革都作出安排和部署,「五位一體」而又相互配合、相互呼應,是一次全面、綜合的改革,這正是此次全會的重大意義所在,被外界形容為中國改革史上新的里程碑。通過全面深化改革必將取得新的紅利,推動經濟持續增長,建成現代化民主文明法治的國家。
正因為全面深化改革肩負啟動「二次改革」的歷史使命,要解決複雜的改革問題,消除盤根錯節的矛盾,需要一個統籌協調的機構來推動。此次全會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恰逢其時,彰顯中央對改革的高度重視和堅定決心,以全黨、全國最高層次協調改革的領導小組強力推進改革,做到敢於啃硬骨頭,敢於闖關涉險,戰勝深化改革遇到的複雜困難和艱巨挑戰。
二、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必要及時
十八屆三中全會公報指出,「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完善國家安全體制和國家安全戰略,確保國家安全。」在當前國際國內局勢非常複雜的情況下,中國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完全必要和及時。中國近年來面臨着很大的安全挑戰,包括來自於周邊國家如日本等國的挑戰,來自國際恐怖主義和網絡安全等方面的挑戰;在國內要對付「三股勢力」的猖獗活動,要維護社會治安,保障民眾生命財產安全,以及為新一輪改革保駕護航。建立國家安全委員會是一項捍衛國家安全、保護民眾、維護新一輪改革的重大舉措。香港隨着特首普選臨近,外部勢力和本港反對派加緊搶奪香港管治權、將香港變為獨立政治實體的行動,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成立對保障國家安全、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三、制度化反腐 免改革前功盡棄
反腐是香港和海外媒體關注的改革重點之一,中央也把反腐問題上升到「亡黨亡國」的高度,不徹底清掃貪腐痼疾,難以凝聚民心,改革事半功倍,甚至前功盡棄。此次全面提出,「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把權力關在制度的籠子裡。」並且強調制度化、常態化反腐,改變以往「運動式」非常規的反腐,避免效果難以持久的毛病,說明三中全會在反腐倡廉的問題上深思熟慮,加強反腐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的體系,真正達到讓官員不想貪、不能貪、不敢貪的目的。
四、以開放促改革 與世界共贏發展
適應全球化新的經濟形勢,此次全會提出,「必須推動對內對外開放相互促進、引進來和走出去更好結合,以開放促改革。」過去35年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經濟已經融入到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過程,既促成了自己的發展,也造福了世界其他國家。但是現在,中國的發展模式已經遇到瓶頸,所以要以開放促改革,以改革來促發展,這就是此次全會提出要實施更加主動的對外開放戰略的原因。三中全會已為未來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定下基調,隨着促進市場能動性、擴大中小型企業機會等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實施,世界經濟將從中獲得新的市場空間和投資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國的發展是與世界共贏的發展,在利己之時也澤被世界。
五、再為香港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
香港經濟社會的發展,得益於國家改革開放政策,帶動香港經濟實現轉型並發展成為今天的金融、貿易和專業服務中心,香港也對內地的改革開放貢獻了力量。35年前,我作為第一批率先回大陸投資建設的商人,帶領同行業界參與國家的改革開放,分享到國家快速發展的黃金機遇。如今,十八屆三中全會又為香港帶來難得的歷史機遇,必將進一步拓展香港與祖國內地交流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促進互惠互補、共同發展。我深信,在國家改革邁入嶄新時代之後,香港的角色不僅不會減弱,而且會更加重要,香港在「引進來」和「走出去」這兩方面所起的作用,將與日俱增,並創造香港與內地更大的雙贏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