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強 香港工商專聯會會長 資深時事評論員
方順生先生11月4日不幸逝世,香港社會咸感惋惜悲傷。文匯報日前刊出他2011年撰寫的題為《被寵壞的孩子》的文章,讀後令人心潮澎湃、感慨萬千。這篇至情至理、至真至深的文章,表現了他對愛國愛港刻骨銘心的生命體驗,其感情的豪邁高潔,令人有凈化心靈的震撼之感。在中國近代史上,感人至深的愛國主義經典文章總是在歷史深處撞擊着國人的心靈,方順生這篇經典文章,也啟發着港人的家國情愫,值得家長、學校和傳媒向青少年推薦。
方順生促請香港人捫心自問
方順生是抗日名將方振武的孫兒,其母方召是當代傑出的國畫與書法大師,其四叔方心讓被尊稱為中國殘疾人士「康復之父」。方順生自幼喪父,由母親方召一手撫養成人。方召與一批享有極高聲譽的學者,如李約瑟、魯桂珍、大衛霍克斯、錢鍾書、韓素英是終身至交,他們對中國源遠流長的歷史和燦爛悠久的文明有着共同的見解和認同,並且都十分尊重中國人民的創造力和自力更生的精神。方順生清晰地記得母親曾經與他說過,中國老百姓在過去一百年的命運是充滿辛酸苦難的,只有當你親身經歷過他們的苦難,你才會明白作為一個中國人是什麼滋味。方順生家庭的愛國背景,陶冶了他的愛國情懷。
方順生促請香港人捫心自問:「祖國為我做了如此之多,我該何以為報?」此話令人想起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甘迺迪的名言:「Ask not wha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 」(不要問國家可以為你做什麼,你應該要問自己可以為國家做什麼。)但方順生的話比甘迺迪更深刻,昭示了香港人是時候該自我反省了,應該認真思考一下香港與祖國的關係、港人與內地同胞的關係,以及港人在這其中應有的責任與貢獻。
方順生對香港愛之彌深責之愈切
出自真摯的愛國愛港情懷,方順生對香港是愛之彌深,責之愈切。他指出:「香港像一個被寵壞了的孩子,不但不感恩報德,反而背叛了自己的國家,走向另一個極端。」當然這不是指所有香港人,而是指反對派,他們享受實行「一國兩制」帶來的種種好處,反而瘋狂「去中國化」。方順生指出,某些反對派傳媒點名道姓的污衊和攻擊中國領導人,由激進反對派議員帶頭去硬闖和平的集會和衝擊社會秩序,今天的香港好像已經習慣了這些無法無天的行徑。方順生強調,自古以來鐵法無情,違法者必須受到制裁。香港政局的發展證實了方順生的擔憂和警示。今年以來,反對派策動「佔領中環」行動,計劃通過公開的、大規模的非法集結,造成令中環癱瘓的後果,大規模破壞法治和社會秩序,就必須受到法律制裁。
特首須愛國的遺教乃基本原則
出自真摯的愛國愛港情懷,在國家民族大義面前,方順生直斥二姊陳方安生。方順生知道了港澳辦主任王光亞對香港人愛國的要求,以及中國總理朱鎔基責成香港人要以國法為重,穩定為要,鞏固業績,保持和諧,團結一致,更好地配合祖國即將實現的宏圖大業,方順生對此強調:「愛國應該成為選舉下一任香港特首的第一標準。愛國意味着效忠,而效忠意味着信任,信任就是人與人關係的水泥和凝固體。」
這一觀點同樣滲透了感人至深的愛國情懷。方順生應該感到欣慰的是,「愛國」應該成為特首人選的首要標準,已成為中央堅定不移的立場。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主任委員喬曉陽今年3月代表中央強調:「行政長官必須由愛國愛港的人擔任,是一個關係到『一國兩制』 和基本法能否順利實施的重大問題,講得重些,是一個關係『一國兩制』 成敗的重大問題。」方順生關於特首必須愛國的遺教,是基本原則,這是方順生對香港和國家的巨大貢獻。
文章報國撼人魂魄
近代以來,中國的志士仁人向有文章報國的傳統,秉承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聖賢教誨,擔負起傳承和弘揚中華愛國傳統的一份責任和使命。中國近代以來經典的愛國主義詩文,無不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叫人斷腸落淚而又撼人魂魄。20世紀初中國的女革命家秋瑾,她的詩作充滿了發奮挽救國家民族危亡命運的決心:「歎息風雲多變幻,存亡家國總關情。英雄身世飄零慣,惆悵龍泉夜夜鳴。」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覺民臨陣前寫給妻子的絕筆書,為國捐軀的激情與對愛妻的深情兩相交融,塑造了近代中華民族的「愛國魂」。愛國主義文學巨擘魯迅曾經講了一個類比:假如一間鐵屋,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
方順生表示:「此文基於我對香港社會現狀的觀察和我深深的愛國情懷。我衷心希望香港人能以大局為重,以民族為重,認真思考香港的未來,共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香港是我出生成長的故鄉,中國是我的祖國。兩者都與我有切身的關係。我應該做出自己的貢獻,這篇文章就是我的貢獻。」方順生愛國主義經典文章《被寵壞的孩子》如黃鐘大呂、擲地有聲,無論現在和將來,都將驚起較為清醒的香港人,啟發港人的家國情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