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亮勝 全國政協委員、香港客屬社團總會主席
我認為,張德江委員長講話中的「三要」、「三原則」,等於在中央給出明確的普選時間表和路線圖基礎上,給那些反中亂港勢力一道不怒而威的提醒:與祖國同行,是搞好普選的強大保證;拋開基本法和全國人大相關規定另搞一套,中央決不會容忍。張德江委員長提出「積極發聲」的要求,更是從香港長治久安的角度着眼,寄希望於政協委員能夠在愛國愛港陣營中率先垂範,為香港多發正義之聲,為社會多提有益之言。我認為,積極發聲,首先每個人遇事要挺身而出,仗義執言;其次要融入香港社會主流意識,重視公關文宣技巧;其三要發揮愛國愛港陣營的合力,集中澄清反對派散佈的歪理邪說,還香港社會一片言論自由多元的明淨天空。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4日與政協港澳委員會面並發表重要講話。在會面之前,我就很期待這位主管港澳事務的國家領導人對香港的最新看法和意見。經過近47分鐘的聆聽之後,他談到的幾個香港發展層面的大問題,不僅切中當前香港發展的現實情況,而且高屋建瓴地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讓我們港人感受到來自祖國的關懷和期望。
首先,我們感受到國家對香港長遠發展的關懷和期望。張德江委員長講到發展問題的哲學思考方式時,提出:一要縱向去看,自己跟自己比,看到進步與成績,找回自己的信心;二要橫向去看,自己跟周邊比,找出不足,找到未來發展的方向。
提示港人正視差距 但不要喪失銳氣
他這段話,對於香港迎接長遠發展帶來的挑戰很有啟發。今天的香港,太多人習慣橫向去看城市的發展差距,缺乏從歷史發展座標中去把握城市獨特發展優勢的睿智和沉穩。許多人看到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努力,擔心會威脅到現在香港的國際城市的領導地位;許多人看到新加坡政府施政的高效能和經濟發展方略上的大刀闊斧,對比香港優勢產業弱化、新的經濟增長點尚未形成,擔心這個與香港長期互不相讓的競爭對手會領先一步。焦慮心和蹉跎感日漸增長,趕超的信心和發展的底氣沒有以往那麼足。殊不知,香港在短短百年間從南海小漁村發展成為國際大都市,這種魔術般的發展歷程留給我們最大的資產和經驗莫過於「信心」,這是香港的進步法寶,也是城市的成功基石。我認為,張德江委員長的講話也在提示我們:香港人可以正視差距,但決不要喪失銳氣;香港人可以表達焦慮,但決不要泯滅雄心。
其次,我們感受到國家對香港現實發展的關懷和期望。香港當前發展面臨的最大課題莫過於依法落實普選、循序漸進推進民主。雖然中央已經給出明確的時間表和路線圖,但香港社會依然充滿雜音。張德江委員長講話中提到:要在「一國兩制」的基礎上求同存異、增進繁榮;要把尊重一國原則和兩制差異有機結合,擺正中央權力和特區權力的位置,了解高度自治和完全自治的不同;要在法治基礎上推進民主、發展民主。同時,依法推進普選須遵循三大原則:一、符合香港實際情況;二、符合基本法和全國人大相關規定;三、行政長官必須「愛國愛港」。
「三要」、「三原則」止疑息惑
成為一個百業興旺、市民安居的香港,還是一個政爭不斷、內耗不止的香港,每一個有理智有良知的香港人都會選擇前者。然而今天,香港政制爭拗波及的範圍已經從立法會議事殿堂蔓延到整個香港社會,發酵出來的消極效應已經嚴重損害香港的城市形象,打擊了外來投資者的信心,危及到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基礎。而解決這個現實問題的有效方法應當是,回歸中央和特區之間早已明確的憲制秩序,回歸基本法確定的香港法治軌道,回歸香港經濟城市的發展本位。我認為,張德江委員長講話中的「三要」、「三原則」,等於在中央給出明確的普選時間表和路線圖基礎上,給那些反中亂港勢力一道不怒而威的提醒:與祖國同行,是搞好普選的強大保證;拋開基本法和全國人大相關規定另搞一套,中央決不會容忍。
張德江委員長在對港澳委員講話中提出了「積極主動發出正面聲音」的要求,並期望大家「敢於發聲、善於發聲、集體發聲」。香港當前輿論最大的怪象莫過於「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反對派長期在輿論上霸道,只允許反中亂港的聲音大行其道,不允許愛國愛港的聲音表達主張,成為滋生在香港「尊重差異、言論自由」社會裡的畸形怪物。
敢於發聲澄清反對派歪理邪說
這股歪風之所以長期肆無忌憚,一個關鍵的因素在於,過去傳媒輿論中,反對派放出種種話題挑戰社會和諧和法治秩序的時候,愛國愛港陣營往往從大局出發隱忍不言。張德江委員長提出「積極發聲」的要求,是從香港長治久安的角度着眼,推動香港恢復多元自由社會生態的角度出發,寄希望於政協委員能夠在愛國愛港陣營中率先垂範,為香港多發正義之聲,為社會多提有益之言。我認為,積極發聲,首先每個人遇事要挺身而出,仗義執言;其次要融入香港社會主流意識,重視公關文宣技巧,發出能點明是非曲直,順應香港民心的聲音;其三要發揮愛國愛港陣營的合力,集中澄清反對派散佈的歪理邪說,還香港社會一片言論自由多元的明淨天空。對整個愛國愛港陣營來說,這些要求也是一種溫和敦厚的勉勵:發聲,不僅僅是一種勇氣,也是一種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