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編者按: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也是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亦是福建省交通運輸系統落實省委省政府「四個交通、兩大體系」建設要求的發展之年。福建交通運輸將以改革促進創新發展、結構優化、民生改善和服務提升,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為福建實現「百姓富」與「生態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交通運輸保障支撐。
特別是為進一步提升行業管理服務水平,並回應社會發展對交通運輸需求和民生期待,新年伊始,根據《福建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八條措施的通知》精神,福建省交通運輸廳先後發佈促進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促進城鄉客運一體化發展等5個政策文件,着力加快構建「公眾出行服務體系」和「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大力提升交通運輸服務水平,加快建設民眾滿意的交通。■香港文匯報記者 林蓉、蘇榕蓉
交通投資完成833億元(人民幣,下同),超年初計劃19%,居全國第7位;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4000公里,93%縣城實現15分鐘內上高速公路;新增港口通過能力超2200萬噸,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4.5億噸;符合開通條件的區域城鄉道路客運100%覆蓋;全面超額完成福建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任務,全省96.6%建制村通客車;全年道路交通運輸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實現兩位數下降……
2013年,在省委省政府堅強領導和交通運輸部等國家部委大力支持、指導下,福建省交通運輸系統交出漂亮「答卷」。2014年,福建將着力構建綜合交通、智慧交通、綠色交通、平安交通以及公眾出行服務體系和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現代化。
「這是為了更好地實現福建交通運輸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生態省建設,促進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如是說。
篤定步伐謀大勢,砥礪前行又一年。據介紹,2014年,福建交通運輸投資將確保完成700億元,力爭建成中化泉州30萬噸級原油碼頭等大型深水泊位10個,新增港口通過能力3000萬噸,完成貨物吞吐量4.8億噸、集裝箱1230萬標箱;高速公路建成通車118公里,普通幹線公路建成通車500公里,農村公路改造1600公里,交通服務均等化、標準化、便捷化、智能化水平全面提升。
福建發展,交通先行。2014年,福建省發展「綜合交通」,將加快啟動「十三五」規劃編制前期研究工作,進一步完善綜合交通規劃,以綜合運輸通道、樞紐、網絡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公路、水路、鐵路、航空、城市公交等各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銜接,並發揮組合效益和整體優勢,提高交通運輸一體化水平和集疏運效率;依托鐵路、高速公路和沿海港口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構建效率高、成本低、輻射力強的綜合運輸大通道;加快推進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實現「零距離換乘」和「無縫銜接」。
發展「智慧交通」方面,福建正積極推動城市公交「一卡通」互聯互通,同時加快推進高速公路電子不停車收費、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等系統的建設和推廣應用;將促進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深度運用,建立適應交通運輸發展需要的科技創新體系,打造交通運輸產業升級版;加快構建交通運輸公共信息平台,實現交通運輸服務「一張網」、「一張圖」、「一個平台」,並提升交通運輸運行效率和服務質量。
近年來,綠色循環低碳發展理念正全面融入福建交通運輸各領域、全過程,落實到建設、運輸、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中。發展「綠色交通」,福建將進一步把生態文明理念貫穿落實到規劃設計、建設養護、運營管理各個環節和領域,加大清潔能源推廣應用、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舊設備,集約利用土地和岸線資源,努力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綠色低碳交通體系。
在「平安交通」的建設中,福建省交通運輸部門將牢牢樹立交通安全發展理念,推進安全生產長效機制建設,加快完善交通安保設施,持續推進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加強建設工程等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建設省市縣三級安全監管與應急指揮平台,強化與武警交通部門應急救援合作,實現持續安全發展。
據記者了解,福建加快構建公眾出行服務體系,希望在已經實現群眾「走得了」的基礎上,向「走得好」、「走得舒心」的轉型提升。當前重點推進「三化」,即「公路網絡化,城市公交便捷化,城鄉客運一體化」。其中,「公路網絡化」要構建干支配套、四通八達的大路網格局,到「十二五」末實現「縣縣通高速、鎮鎮有幹線、村村通客車、較大自然村通水泥路」;「城市公交便捷化」要落實國務院提出的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戰略,推動和引導有條件的城市積極發展公共汽電車、城市軌道交通等,讓公共交通成為城市出行的主流;「城鄉客運一體化」則要服務新型城鎮化,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拓展交通基本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受益面。同時加快實施「海島交通便民工程」,進一步改善全省90個有居民居住島嶼的出行條件。
另據介紹,福建還加快構建現代物流服務體系,將着力交通運輸與現代物流融合發展,抓好物流節點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一批與重要港區、幹線機場、鐵路樞紐、高速公路銜接互通的綜合貨運樞紐,大力發展先進運輸組織方式,推進海鐵、公鐵、江海多式聯運,建立以沿海港口為核心的現代物流服務鏈,大力發展城市配送和農村物流,完善服務網絡和節點,推進交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設,實現物流信息資源分享。
壯大海西港口群 提質增效促經濟
港依城建,城以港興。近年來,福建將得天獨厚的港口資源優勢轉化為港口經濟優勢,已獲顯著效應。福建經濟研究人士分析指出,福建經濟的快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福建外向型經濟的發展,亦得益於福建海洋優勢特別是港口資源優勢的發揮。利用優越的深水港灣資源做大做強海西港口群,對於推動福建科學發展跨越發展,提高城市競爭力、產業競爭力,有着重要意義。
根據部署,今年福建省將圍繞《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發展規劃》的「雙港雙區一中心」(國際集裝箱幹線港、區域性郵輪母港,兩岸航運交流合作先行區,國際航運服務業聚集發展示範區,東南沿海國際物流中心)定位,加快廈門港海滄航道擴建四期、古雷三期等基礎設施建設,做大做強集裝箱運輸,加快郵輪母港建設,推動航運金融、保險等航運要素集聚。圍繞集裝箱以廈門港和福州港江陰港區為主,煤炭、礦石以湄洲灣和羅源灣港區為主,液體散貨以湄洲灣南岸和漳州古雷港區為主的運輸系統佈局,促進海滄、肖厝、鬥尾、東吳、江陰等重點港區連片發展。推進中海油1000萬噸級原油儲備項目配套30萬噸級碼頭前期工作,新開工廈門港後石港區15萬噸級泊位工程等項目。
同時,福建省將進一步大力拓展港口腹地,着力在生成貨源上下功夫,着重到江西、湖南等省推介港口,推進「飛地港」、「陸地港」建設;推動建立閩贛海鐵聯運協調機制,做大海鐵聯運業務。獎勵推動集裝箱航線開闢、水水中轉業務拓展。深化港口管理體制改革,鞏固港口整合成果,進一步落實同港同策。積極引導港口企業通過資產重組、戰略聯盟、供應鏈優化等方式進行整合,以市場主體整合帶動港口資源整合。
據悉,預計到2020年,福建將基本建成現代化海西港口群,港口群在中國乃至亞太地區港口中的地位將顯著提升。
台車力爭入閩 試點平潭廈門
近日,記者從福建省交通運輸廳獲悉,福建將按照「試點先行、分步實施、個案推動」的原則,以平潭、廈門為試點,以閩台海上客滾航線為支撐,力爭台車入閩在2014年取得突破。
日前,福建省在《關於提升交通運輸服務八條措施》中明確提出「力爭台灣車輛入閩」。在福建官方最新出台的《關於提升水路運輸服務的實施意見》中,福建按照「全通、暢通、聯通」的新「三通」要求,積極推動「台灣車輛入閩」。
另據透露,在對台水路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方面,2015年,平潭港區金井作業區對台碼頭將投用,屆時爭取開闢對台貨運新通道;加快黃岐對台客運碼頭二期改造工程,今年爭取開通連江黃岐至馬祖客運航線;泉州石井客運碼頭二期改造工程今年建成,廈門五通對台客運碼頭三期工程2017年投入使用。
此外,福建亦將加快廈門郵輪母港和平潭郵輪掛靠港建設步伐,鼓勵在廈門開展包租外籍郵輪從事兩岸郵輪運輸業務,力爭在3-5年內組建福建本土郵輪公司;積極培育以廈門為郵輪母港,覆蓋台灣台中、基隆、花蓮等的海峽郵輪航線。
見證了榕台兩地交通發展、變遷的福州市台胞投資協會會長蔡聖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地處對台交流合作前沿平台的福建,致力於建設兩岸直接往來綜合樞紐,先行先試,創新敢為,使台胞在此間能夠安心、放心地就業、經商、定居。
交通運輸部副部長何建中赴福建調研交通運輸和對台工作時曾表示,國家在閩的「三大規劃」是福建科學發展、擴大對外開放和發展對台交流合作的最基本原則和框架,福建交通運輸部門要大力推動構築閩台兩岸便捷、高效、安全、暢通的立體運輸體系。據悉,去年,福建爭取到「小三通」審批管理特殊政策,新增廈門至高雄、平潭至台北客滾班輪航線。目前,福建對台海上直航集裝箱運輸量、客運量已分別佔大陸對台運量的1/3和98%,閩台之間在航的兩岸海上客運(含客滾)班輪航線共8條,實現對台灣四個主要港口海上客滾班輪航線全覆蓋,成為大陸唯一開通對台客滾班輪航線的省份,閩台「小三通」客運量已累計突破1000萬人次,對台主通道作用日益凸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