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擐㚚� | 閬��� | 擐蹱葛 | �批𧑐 | �蝱�� | ��钅�� | 閰閗�� | 鞎∠�� | �𧑐�𤩎 | ��閗���鞎� | ��躰�� | ����� | 憡𥟇� | 擃磰��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2013兩會專輯 新開局 新起航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建設體育強省 創建幸福福建


放大圖片

「國運盛,體育興。」改革開放36年來,福建體育在推進福建構建和諧社會過程中,多元功能得以充分發揮,體育的重要作用日益凸顯,綜合價值不斷體現。2014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的第一年,亦是全面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關鍵之年,福建省體育系統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深化體育事業改革創新,推動福建體育強省建設。

科學發展講求「以人為本」,細化至體育領域則是以運動員、教練為本。近年來,福建體育致力於提升運動員的訓練水平、教練員的指導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第十二屆全國運動會上,福建軍團共奪得18枚金牌、23枚銀牌、22.5枚銅牌,總分1402.5,金牌榜、獎牌榜和總分榜均位列全國前十,福建省委省政府專門致電祝賀「創造了福建省參加歷屆全運會的最好成績,並榮獲體育道德風尚獎,取得了比賽成績和精神文明雙豐收。」

促進民生幸福 群眾體育夯實基礎

提及福建體育發展的原因,就不得不提及此間廣泛開展的群眾體育運動,正是全民健身的蓬勃發展為福建體育提供了堅實的基礎。福建省體育局人士表示,「建設好群眾健身場地、健全群眾體育組織、舉辦經常性的體育活動」是此間開展全民健身計劃的三大高招。

日前記者從福建省體育局獲悉,2014年,福建將在具備建設條件的城市社區建設150個城市社區多功能運動場,新建50個城市社區室內健身房,建設總資金達4950萬元(人民幣,下同),全面推動群眾體育的開展。

據福建省體育局群眾體育處處長唐佑明介紹,城市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建設用地總面積為740平方米,其中建設一個籠式高性能PP材料懸浮式運動地面的多功能綜合運動場,具備籃球、五人制足球等活動功能,實現一場多用,每個多功能運動場建設資金為28萬元。每個室內健身房將投入建設資金15萬元,配置電動跑步機等20件左右室內健身活動器材,長期堅持對外開放。據悉,2013年,福建體育局已經在全省9個設區市建設200個城市社區多功能運動場,建設總資金達5000萬元。

另據悉,2014年,福建省將切實把全民健身運動會納入為民辦實事項目,做到上下聯動。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要求,全民健身運動會必須有40個全民健身項目,組織活動場次不少於3000場,平均每場活動參與人數不少於500人。同時,福建各級體育部門要不斷創新辦賽模式,按照「政府做實事、協會辦賽事、媒體講故事」的思路,讓民眾都能享受體育帶來的幸福與快樂。

培養後備人才 提升競技體育競爭力

據悉,經國家批准,第八屆全國城市運動會更名為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於2015年在福建省舉辦。據了解,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福建省首次承辦的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全國大型綜合性運動會。

2014年是青運會籌備工作的關鍵一年,福建體育系統各項目管理中心、各設區市體育局將堅決按照《目標責任書》確定的金牌任務,積極備戰,全面提高整體參賽能力;鼓勵支持各設區市、平潭綜合實驗區承辦國際性、全國性單項賽事,進一步鍛煉體育賽事組織管理水平、促進體育後備人才成長、提升城市知名度。

同時,福建省體育局將繼續深化「課題制」攻關模式,把備戰2014年省運會、2015年青運會、2016年奧運會、2017年全運會捆綁,通過省運會發現人才、選拔苗子,利用青運會鍛煉隊伍、積累經驗,組織參加奧運會輸送人才、增強實力。福建省體育局已出台《備戰奧運會攻關計劃》,即將出台青運會、全運會備戰工作計劃,並加強各級各類體校建設,促進體育後備人才培養。

福建體育唱響「生態服務經」

「體育賽事熱」,是當前內地城市發展的一個熱點,許多賽事尤其是涉及全民健身的大型體育活動,都帶動了辦賽城市的體育類產品及服務消費。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福建省體育產業總產值2247.61億元,從業人員64.68萬人,實現增加值745.21億元,比上年增長15.2%,佔福建省GDP比重3.8%,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4.6%,拉動經濟增長0.56個百分點,逐漸成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

打造社體賽事集群 發展生態體育

福建省體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無論承辦全國綜合性體育賽事還是舉辦單項體育賽事,都應把全民健身作為體育惠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把加速體育產業發展作為促進福建省經濟增長的重要手段。對體育賽事總的考慮,應按照閩省各地不同區域特色,大念「山海經」。

據介紹,近年來,海峽杯帆船賽、廈金海峽橫渡已被海內外公允為成熟的體育品牌賽事,尤其是廈門國際馬拉松賽事,已成為世界田徑金牌賽事和廈門市閃亮燙金的名片。武夷山自駕遊營地、泰寧國際戶外挑戰賽等特色賽事與當地生態體育旅遊資源相結合,提升了福建形象和知名度。

記者獲悉,2014年,福建省社會體育指導中心將集合福建的實際,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自然與人文互動的社會體育賽事集群,着力發展生態體育,以人為本,服務民生,推動釣魚、自行車騎遊、航空模型、風箏、高爾夫球等系列生態體育項目的發展。

開放公共體育場館 服務全民健身

辦賽熱潮中,場館、設施的賽後利用公眾尤為關注。2013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這是中國首個有關健康服務業的指導性文件,提出「支持發展多樣化健康服務,發展全民體育健身」的主要任務。

據悉,2013年,福建省圓滿完成第六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試點工作。經普查,福建省共有各類體育場地67455個,與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相比,體育場地數量增長125%,用地面積增長54%。

據介紹,全面推進公共體育場館向公眾開放,是福建省政府確定的2014年體育工作重點任務。福建省體育局將認真貫徹國家體育總局等八部委《關於加強大型體育場館運營管理改革創新提高公共服務水平的意見》,積極推行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辦法,鼓勵社會力量舉辦的大型體育場館向社會開放,支持大型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確保今年全省公共體育場館一律向公眾開放。

登福州鼓山

感受最拉風的登山道

一壺水,一塊毛巾,不分晝夜。福州鼓山,日均有兩萬多人次登山健行......從鼓山下院延伸至湧泉寺的鼓山千年登山古道,現已成為市民最喜歡的登山道,每年有七八百萬人次登鼓山休閒健身,其中近70%都走古道。

山清水秀、天藍地綠、山海畫廊、人間福地,美麗福建最美莫過於人與自然的和諧。鼓山古道的這一盛況,只是福建省全民健身活動蓬勃發展的一個縮影,它和時任福建省長、福建省登山協會名譽會長習近平息息相關,同時亦離不開福建省委省政府多年來的支持與推動。

習近平現場辦公 讓登山道亮燈

50多歲的朱韶明,是福建省登山協會創始人,1999年至2002年期間,時常陪伴時任省長習近平登鼓山。他回憶道,那時,平均兩三周,習近平就去登鼓山一次,一是回歸自然,放鬆身心鍛煉身體;二是和百姓嘮家常,了解社情民意。

朱韶明說,在聊天過程中,習近平多次聽到百姓反映鼓山登山道太擠,夏天都是臭汗味,且沒有路燈,就讓登山協會幫忙調查。一周後,登山協會寫了一份報告給他。三天后,他就召集福州市主要負責人在鼓山十八景召開現場辦公會。在現場會上,習近平說:「我們是人民的公僕。民有所呼,我有所聞,民有所呼,我有所為。」他和福州市主要領導人拍板敲定修繕鼓山登山古道,增加路燈,增添公廁,修復古道亭子楹聯等,並投資500多萬元,新建了「松之戀」和「勇敢者之路」兩條登山道。

朱韶明並提到,通過多次登山,習近平看到這麼多百姓熱愛登山健身,當福建省登山協會提出讓他當名譽會長,他就爽快答應了,並說:「其他名譽會長我從來不當,登山協會名譽會長我要當。我當名譽會長,可以推動全民登山運動,運動可以給百姓帶來幸福。」

2002年8月,習近平給朱韶明的信中,殷切提出:「希望你們經常組織登山愛好者開展將登山與社會公益事業於一體的活動,為推動我省全民健身活動和開展公益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如今,登鼓山健身的市民越來越多,晝夜不分,日均2萬多人次,周末節假日日均超5萬人次。據不完全統計,目前,福建省登山愛好者已超過500萬人,光福州五區七縣(市)就有200多條登山路線。

相關新聞
內蒙古經濟 量質並重 穩健前行 (2014-03-07) (圖)
福建海洋創新發展 成經濟增長新引擎 (2014-03-07) (圖)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升級國家戰略 搶搭互聯網快車 (2014-03-07) (圖)
水讓西安更美麗 (2014-03-07) (圖)
深化「文明型街道」建設 全面打造美麗幸福龍城 (2014-03-07) (圖)
福建:着力「四個交通」 構建「兩大體系」 (2014-03-07) (圖)
福建 發揮生態優勢 釋放綠色福利 (2014-03-07) (圖)
建設體育強省 創建幸福福建 (2014-03-07) (圖)
西安國際港口務區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領風騷 陸地國際中轉樞紐港顯雛形 (2014-03-07) (圖)
陝西省委書記趙正永:全力推改革 群眾享紅利 (2014-03-07) (圖)
深圳致力保護生態建中國最美城市 (2014-03-07) (圖)
昌九一體化 共青城先行 (2014-03-07) (圖)
孫政才: 把脈重慶市情 繪就改革藍圖 (2014-03-07) (圖)
重慶南岸區:宜居創新區 江南增長極 (2014-03-07) (圖)
重慶九龍坡:佈局八大板塊 城鄉統籌發展 (2014-03-07) (圖)
重慶涪陵:工業大區轉型發展 現代化都市呼之欲出 (2014-03-07) (圖)
重慶兩江新區:內陸開放門戶 重慶發展引擎 (2014-03-07) (圖)
重慶大渡口區:一地跨兩區 「鋼城」蝶變恰逢其時 (2014-03-07) (圖)
重慶黔江:日益崛起的渝東南中心城市 (2014-03-07) (圖)
重慶忠縣:打造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示範縣 建生態品位小城 (2014-03-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2013兩會專輯 新開局 新起航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撟游漲鞎⊥錇��鞟�埈�� 
2020撟游�拇� 
2019�典�见�拇� 
�屸���塳璇苷�卝�滢耨閮� 
鈭墧散����𤾸�滩店憭扳� 
擐硋�蝎菜葛瞉喳之���慦㘾�𥪜陸�� 
撱箏��70�𪂹撟� 
�鴌�錇�𥼚���2019 
�鰵��见�删���瘥坿�箇�𡒊𢥫�� 
�抅�𧋦瘜�30�𪂹撟� 
��𥕦�銝齿�� 
擏鞉葛�券�𡃏�滨�罸�𧢲𦆮�𠯫 
蝘穃肟瞏格��𨺗璅���匧僑�虾 
��䀹�閖�擧惣�㘚 
擐蹱葛��躰�脤�睃陸隢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