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2013兩會專輯 新開局 新起航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重慶兩江新區:內陸開放門戶 重慶發展引擎


放大圖片

重慶兩江新區是繼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之後,國務院直接批覆的第三個、內陸首個國家級開發開放新區。成立之初,兩江新區即被賦予「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的先行區、內陸重要的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基地、長江上游地區的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科學發展的示範窗口」五大功能定位,承擔着探索中國內陸地區改革開放發展之路的重要使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孫政才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要求兩江新區改革、開放、創新、實幹。■香港文匯報記者 孟冰

2013年,兩江新區搶抓新一輪改革開放新機遇,基礎設施建設提速,招商引資項目落地加快,產業集群發展成效明顯,金融、保稅、物流、會展等內陸開放的平台功能增強,新區發展成績亮眼。全年完成GDP1650億元,增長16%;規上工業總產值3492億元、進出口總額305億美元,分別增長33.1%、43%;連續三年實際利用外資超過30億元美元,2013年達到31.71億美元;固定資產投資、招商引資都超過1000億元。數字的背後,是兩江新區深入貫徹主體功能區戰略,積極承接市級審批許可權,加快發展的結果。

內陸開放 門戶凸現

作為國務院定位的「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兩江新區歷經3年多的建設,產業國際比較優勢日益顯現,世界500強企業入駐數量已經從新區成立初的54家增加到118家,超過重慶的一半。兩江新區作為中國內陸開放門戶和龍頭的示範效應正逐步顯現。

重慶市委常委、兩江新區党工委書記淩月明表示,着眼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兩江新區着力培育了保稅、金融、會展、物流、信息5大開放平台。

目前,內陸唯一的「水港」+「空港」的兩路寸灘保稅港區,內陸口岸高地功能初現。寸灘港口自成立以來累計進出口外貿集裝箱近百萬標箱,保稅港區貨物1/3都來自周邊區域,口岸聚集輻射作用初步顯現。

重慶的「陸家嘴」--江北嘴中央商務區總建築規模約1000萬平方米,已開工建設金融樓宇約600萬平方米,已有30多家金融機構和總部機構確定入駐。

西部第一、全國第二、世界第八大的會展場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已經建成,並舉行了四次展會,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成為兩江新區建設內陸開放高地的重要會展平台。

江北國際機場三期工程徵地拆遷基本完成,果園港二期年內主體工程竣工,引進了一批全球知名的物流企業,年底將具備港口功能,年通過能力近200萬噸。到2014年,果園港和渝新歐鐵路連通後,長江下游城市的大宗貨物也可以通過果園港來往歐洲。

國際雲計算產業園已啟動建設,太平洋電信3月底已經開業,屆時將帶動以大數據處理、物聯網、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等為技術特徵的新一代「雲端」增值應用服務,實現覆蓋上億用戶終端的服務能力,帶動衍生產業實現綜合產值突破2000億元。

隨着物流、保稅、水港、空港、會展等開放平台的日益成熟,開放的兩江新區對中國中西部巨大市場的輻射帶動力越來越強,以兩江新區為代表的中國西部地區融入全球市場的步伐逐步加快,新區正成為世界產業西進,國際資本轉移的重要平台。今年以來,兩江新區迎來了美國GE、日本NEC等又一批世界500強和跨國企業考察投資、簽約合作、項目開工的步伐,跨國企業加速進軍兩江新區。

迎接產業轉移 拓新興工業化

在承接全球和沿海產業要素的大轉移、大重組的同時,兩江新區的產業招商形成了「垂直整合、集群發展」的思路。

兩江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湯宗偉表示,兩江新區主動迎接國際產業轉移趨勢,「整合全球要素、重構價值鏈」,加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以產業鏈「垂直整合」的方式,將「兩頭在外、大進大出」變為「一頭在內、一頭在外」,實行「整機+零部件」一體化配置。此舉帶來了兩大好處,一是零部件就地配套,重慶本地化配套率達70%-80%,從根本上解決了物流問題;二是零部件企業產業集群效應,促進了「微笑曲線」研發、結算兩個高端環節的同步發展。

按照垂直整合、集群發展的思路,目前,新區汽車產業已初步形成了一條集汽車設計研發-整車製造-關重件配套-分撥物流等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在支持長安等原有整車企業的基礎上,引進年產20萬輛新動力汽車和50萬台發動機的東風小康等項目,以及投資11億美元的蒂森克虜伯汽車鋼板、投資9.5億美元的韓泰輪胎,還有霍尼韋爾、德爾福、尼瑪克等一批關鍵零部件項目。

到2015年,兩江國際汽車城將完成十大整車企業集聚,形成七家內資品牌和三家外資品牌(即「7+3」)的整車企業格局,改善產業生態結構。到2020年,兩江新區國際汽車城將形成產能300萬-400萬輛、產值達3000億-5000億元的規模。

電子信息產業方面,按照垂直整合,集群發展的思路,兩江新區成功吸引了宏基、華碩兩大筆記本電腦供應商和仁寶、緯創、和碩三大ODM企業落戶,基本形成了「3+2+N」集群化發展的電子信息產業格局。

與此同時,利用歐債、美債危機,整合全球先進要素,新區以先行先試的勇氣,拓寬招商思路。瞄準國際前沿佈局新興產業,實現產業提擋升級。航空航天產業,頁岩氣產業,機器人產業,正逐漸從無到有。針對新工業革命浪潮下國內外市場對機器人的巨大需求,兩江新區依托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研究院,引進三一集團等發起成立創新聯盟,建設機器人專業孵化園和產業園。目前,已經設計出用於LED電路板生產和汽車摩托車製造的三款機器人,並進入調試階段。

產城融合 生態智能

自兩江新區成立以來,按照「生態最美、環境最優、山水突出、個性鮮明」的目標,按照高水平打造600平方公里、500萬人口大城市的目標,兩江新區堅持「產城融合、雙輪驅動」原則,完善城市配套服務功能,全力推進重要城市節點建設,努力打造「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態宜居新區,加快建設具有現代功能的國際化城市。

在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過程中,兩江新區按照產城同步、產業融合的原則,集產業園、創新園、家園、物流園、生態園「五園合一」,為產業入駐搭建了優質的承接載體。記者在兩江新區水土高新園區看到,該園區在打造覆蓋電子信息、生物製藥等產業的同時積極配套家園、生態園,園區內410萬平方米的保障性住房已全面開建,近7萬平方米的雲頂山公園、建設中的萬壽山公園以及近6萬平方米的雲計算廣場,為園區群眾提供了休閒娛樂的最佳去處。

兩江新區以「智慧+自然」為城市開發建設理念,現已實施悅來國家綠色低碳生態城區示範、江北嘴中央商務區江水源熱泵集中供冷供熱示範、水土片區可再生能源集中連片全國示範項目;開展了數字城管、保稅物流便捷通關、渝新歐國際物流大通道等大量智慧城市相關工作。

新區更注重生態宜居,作為兩江新區最重要的城市公園,重慶中央公園自2012年5月北區、中區近1600畝建成開放以來,日均遊客量達一萬人次,周末遊客達3萬人,節日單日高峰接待人數達10萬人。值得一提的是,新區所建公園大都位於寸土寸金的城市黃金地段,這體現了兩江新區「以民為本」、以人的幸福為依歸的開發建設理念。據悉,今年下半年,新區打造的一批重點景觀工程將陸續建成開放。

2013到2015年期間,兩江新區將每年推出一系列重大綠化項目,新區的城市綠化覆蓋率、綠地率等指標將大幅提高,「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生態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主要經濟指標擬增速超重慶5成

2014年兩江新區發展總體思路為「保增長、抓改革、強投資、出亮點」。

保增長就是要全面發揮兩江新區在全市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中的龍頭帶動作用,全力以赴推進開發建設,力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於全市50%;抓改革就是要緊扣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市委四屆四次全會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上積極探索兩江實踐,推動5個方面40條改革事項;強投資就是要繼續加大投資力度,推動政府投資和社會投資齊頭並進;出亮點就是要加快推進江北嘴、保稅港、悅來、禮嘉等重點片區開發,加快形成上汽通用五菱汽車、京東方、萊寶高科面板等一批重點項目,實現兩江新區發展水平、聚輻功能、城市面貌、開放形象、政務環境等5個方面的明顯提升,全面展示出國家級新區的初步形象。

2014年兩江新區要着力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上做足文章,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招商引資和投資力度,着力推進城鎮化工業化進程,在部分戰略性新興產業上力爭實現突破,推動新區加快發展。

相關新聞
內蒙古經濟 量質並重 穩健前行 (2014-03-07) (圖)
福建海洋創新發展 成經濟增長新引擎 (2014-03-07) (圖)
蘇寧控股集團董事長張近東:升級國家戰略 搶搭互聯網快車 (2014-03-07) (圖)
水讓西安更美麗 (2014-03-07) (圖)
深化「文明型街道」建設 全面打造美麗幸福龍城 (2014-03-07) (圖)
福建:着力「四個交通」 構建「兩大體系」 (2014-03-07) (圖)
福建 發揮生態優勢 釋放綠色福利 (2014-03-07) (圖)
建設體育強省 創建幸福福建 (2014-03-07) (圖)
西安國際港口務區 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領風騷 陸地國際中轉樞紐港顯雛形 (2014-03-07) (圖)
陝西省委書記趙正永:全力推改革 群眾享紅利 (2014-03-07) (圖)
深圳致力保護生態建中國最美城市 (2014-03-07) (圖)
昌九一體化 共青城先行 (2014-03-07) (圖)
孫政才: 把脈重慶市情 繪就改革藍圖 (2014-03-07) (圖)
重慶南岸區:宜居創新區 江南增長極 (2014-03-07) (圖)
重慶九龍坡:佈局八大板塊 城鄉統籌發展 (2014-03-07) (圖)
重慶涪陵:工業大區轉型發展 現代化都市呼之欲出 (2014-03-07) (圖)
重慶兩江新區:內陸開放門戶 重慶發展引擎 (2014-03-07) (圖)
重慶大渡口區:一地跨兩區 「鋼城」蝶變恰逢其時 (2014-03-07) (圖)
重慶黔江:日益崛起的渝東南中心城市 (2014-03-07) (圖)
重慶忠縣:打造渝東北生態涵養發展示範縣 建生態品位小城 (2014-03-07)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2013兩會專輯 新開局 新起航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