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宏投資研究部環球市場高級分析員 葉澤恒
美國上周五公布了生產物價指數,雖然按年上升2.4%,但按月卻意外下跌0.2%。不但較市場預期上升0.1%為差,而且是三個月以來首次下跌。數據反映美國經濟復甦未必如市場預期般理想,企業生產成本未見明顯上升之餘,本星期公布的通脹數據亦可能反映,企業的定價保守,而成本升幅未必會全部轉嫁予消費者,令企業的邊際利潤可能受到影響。
消費市場表現較預期遜色
雖然美國國庫債券息率上星期普遍上升,但從美國上星期公布了表現較疲弱的零售銷售,與及生產物價指數的情況看。除了零售銷售及生產物價指數走弱外,美國5 月份的就業市場即使出現復甦, 但薪金按年升幅只有2.1%,直接導致消費市場表現較預期遜色。美國十年國債息率雖然上周曾高見2.66 厘,但債息上升反而可能受拍賣債券的反應欠理想所影響。
聯儲局周四議息後,維持減少買債規模於100 億美元水平。為何聯儲局不停地減少買債規模呢?一方面,反映美國經濟的承受能力較高。另一方面,若突然停止減少買債,可能對金融市場的震盪更大,投資者或會認為市場出現了不正常的情況,可能令市場出現恐慌。在這情況下,故聯儲局維持減少買債,投資者不應感到意外。但聯儲局下調今年經濟增長預測,其實反映到今年首季惡劣天氣影響經濟之外,近期公布的零售銷售及房屋數據較預期差,令當局不得不向現實低頭。因此,要到2016年才加息的委員增加至3人,是反映到聯儲局委員對經濟前景,未及早前盤樂觀。
除了聯儲局議息外,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亦同樣受到市場關注。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規模,目前已升至4.34萬億美元。基本上可以說聯儲局的資產負債表持續上升之時,標普500 指數亦有不俗的表現。但是聯儲局資產負債表增長速度近期呈現放緩的情況,亦可見標普500 指數的升幅出現放緩情況。因此,預料美股短期仍會反覆上落。
貨幣流動速度進一步減慢
自金融海嘯以來,聯儲局推行的量寬措施,的確推升了美國的資產價格。不論是美國或全球,樓市或股市,均出現明顯的升幅。惟為何未見通脹壓力呢?在看通脹時,我們要先留意到貨幣的流動速度,因其往往是製造通脹的主要原因。惟據美國聯路易聯儲銀行的統計顯示,美國貨幣供應M2 的流動速度,早已於2000年時出現下跌的情況,而中間增加呈現放緩。惟金融海嘯後,貨幣的流動速度進一步減慢,亦是通脹遲遲未見出現的主因。■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