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4年7月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義工逍遙遊:聽君一席話 影響人一生


放大圖片

■圖為筆者與2009-2011年度傑出學生服務獎得獎者一同到雲南瑞麗考察。筆者供圖

筆者曾在內地一所小學籌辦過圖書館服務計劃,其間訓練同學成為圖書館管理員。離開時,他們一窩蜂圍着我,嚷着不捨,又送我卡片和小禮物。我至今仍保留着這些小禮品,也記住他們的心意。

數年前,我收到其中一個孩子寄來的信:「姊姊,你曾跟我說要努力讀書才可以跟你一樣升上中學。我終於成功了,我一定會繼續努力,希望將來能跟你一樣唸高中!」我沒想到自己的一句話,也能為孩子帶來鼓勵,甚至對其學業、未來帶來了正面的影響。那一瞬間,我明白到縱使只有一點綿力,只要付出了,也可以幫助別人。

勿「為做而做」 兼顧可持續性

有人會問:做義工有用嗎?其實,在選擇或籌劃服務時,切忌「為做而做」,千萬不要認為時間越長越多就越好,首要是了解對象的需要,且重質而不重量,也要兼顧活動的可持續性。

與當地人交流 服務「度身訂做」

現時社會上有許多海外或離港義工服務,筆者認為這更要小心選擇,因為「蜻蜓點水式」的服務雖然能為義工帶來生活體驗,卻未必能切合當地人的需要,也缺乏持續發展性,甚至會擾亂了當地人本來的生活。反之,若能與當地人作詳細計劃而「度身訂做」的服務,不但能善用資源,也能與當地人交流技術和知識。很多時候,我們認為自己的意見是最好的,但與當地人商量後,卻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在投身社會後,筆者用於義工服務的時間當然較以前少,但仍堅持與朋友一起籌劃服務,希望鼓勵更多人接觸義務工作。雖然服務計劃各有不同的目標和限制,但義務工作本來就是由心出發,大家可按自己的能力和資源去服務社會。不論背景、職業、地位,只要踏出第一步,每個人都能夠讓愛傳開去。

■張可楣

香港傑出專上學生服務協會

第十六屆會長

(標題和小題為編者所加)

相關新聞
洋人中國熱系列:感悟中華孝道 荷女生活漢化 (2014-07-03) (圖)
有效方法:狂讀Miffy故事書 邁學中文首步 (2014-07-03) (圖)
感同身受:看兩地衝突:增認識解矛盾 (2014-07-03) (圖)
港生向姚明取經 (2014-07-03) (圖)
義工逍遙遊:聽君一席話 影響人一生 (2014-07-03) (圖)
教學有方:僱傭條款知多少? (2014-07-03)
借錢自購校巴 學校蝕本接送 (2014-07-02) (圖)
跨境車程8分鐘 月費「天價」逾千 (2014-07-02) (圖)
動輒投訴:司機無講早晨 家長要求炒人 (2014-07-02) (圖)
兩校「夾份」包車 學童易落錯 (2014-07-02) (圖)
老手退休缺新血 轉做旅巴賺更多 (2014-07-02)
未來之星:44未來之星杭實習 浙青聯盼增互動 (2014-07-02) (圖)
大學文化融合:教院宿舍「廚王戰」煮出文化融合 (2014-06-30) (圖)
逾85%教師不滿現行房策 (2014-06-30) (圖)
科大邀全球大學生領袖交流 (2014-06-30) (圖)
大學文化融合:中大MUA好諗頭 扮古人學中華文化 (2014-06-27) (圖)
城大研賣專上學院惹爭議 (2014-06-27)
學友社倡生涯規劃循序漸進 (2014-06-27)
珠海新校舍地基竣工 (2014-06-27) (圖)
誠哥訪汕大 賞極地成果 (2014-06-27)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